格律诗的起承转合 (论诗)(格律诗词起承转合规则)
格律诗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
起,是诗篇的开头,一般是落笔扣题,开门见山;
承,是承接上文,要扣合首联,连贯自然;
转,是诗意转折,把诗境向前推进一步,别开生面;
合,是全诗的结尾,要精炼含蓄,束收全篇。
起、承、转、合四法,运用配合得好,可使全诗结构严密,波澜起伏,以避免松弛涣散、平铺直叙之病,学好这四法,对诗艺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
清沈德潜评论王维的五律《观猎》说:“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此律诗正体。”我们来看王维的这首《观猎》诗,可为律诗起承转合的典范之文。
观 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此诗韵依八庚。首联起笔点题,写出人物、地点、活动内容与紧张气氛。“风劲角弓鸣”,未及其人,却先写其声:风呼,弦鸣,风声与角弓(用兽角装饰的弓箭)声彼此相应。“角弓鸣”三字带出狩猎之意,声势俱足,再推出狩猎的主角“将军猎渭城”。将军的出现,恰合读者的期待。这一起笔,胜人之处全在突兀,能先声夺人,恰“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方东树语),两句“若倒转便是凡笔”(沈德潜语)。
颔联承写驰射活动,虽未及人,但通过猎鹰骄马的行动,隐现狩猎者矫健的身影。“草枯”“雪尽”四字如素描画一般,简洁、形象;“鹰眼”因“草枯”而敏捷,“马蹄”因“雪尽”而轻盈,物象描写极为精细。写鹰眼不说“锐”而言“疾”,说明猎物很快被发现;写马蹄不说“快”而言“轻”,说明猎骑迅速追踪而至。“疾”“轻”二字炼得妙。上下两句对仗工稳,意脉如流,相承相谐,精妙绝伦,实不多见。
颈联转写归途,由动到静,以新丰美酒和汉代名将周亚夫治细柳营的典故,写出狩猎者轻松愉悦的心情及名将风度,从而别开一面。“新丰市”在今陕西临潼县,“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两地相距七十余里。“忽过”“还归”,则见归途驰骋之疾速,大有“瞬息千里”之感。
尾联以在归途中回望出猎之地,呼应开头和中间两联,进一步展现狩猎者踌躇满志的开阔胸襟。颈联写到猎归,诗意本尽。尾联却又以写景作结,但他所写又非营地之景,而是“回看”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此景与篇首形成呼应,对比强烈:当初是风起云涌的紧张氛围,此时却是风定云平的愉悦心境。
“射雕处”指北齐斛律光狩猎时,于云表见一大鸟,射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称之为“射雕手”。诗中“射雕处”,有暗示将军的臂力强、箭法高之意。诗的这一结尾摇曳生姿,饶有余味。
这首诗很善于运用先声夺人、侧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从而使诗的形象鲜明生动、意境恢宏而含蓄。诗中王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渴望效命疆场,期盼建功立业。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首尾相应,一气呵成。不愧为名家名作。再如: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此诗韵依八庚,为送别名作。首联上句写山,下句写水,宛然一幅色彩明丽、生动清新的东郊送客图。起笔点明地点、渲染环境。诗人送友人并肩来到城外,举目远眺,那抹淡远的青山可望而不可及,一缕怅惘之意,透出了诗人对眼前离别的无奈;而那湾绕城的流水似乎又象征着绵绵离情,潺潺不绝。首联入对,“青山”、“白水”,“北郭”、“东城”,对得工整。而且“青”“白”相映,使整个画面色彩清丽。“横”描青山之静,“绕”言白水之动,一静一动,相映成趣。
颔联“此地”承接首联而来,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里之外去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写得自然流畅,感情真挚。
颈联实景虚用,写游子之意如浮云,飘忽不定;故人之情如落日,依依不舍,取景作比,直抒离别之情,是为转。
尾联具体写挥手告别,马声如闻,是为合,合得巧妙。诗人与友人挥手话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似乎也明白主人的心思,不时的发出萧萧长鸣。诗人虽然没有直接说出离别的感受,却道出了马尚且不耐离情之凄苦而扬鬃哀嘶,人何以堪之境语!全诗自然明快,感情热诚;结构严谨,特色鲜明。
绝句四句,以句当联。起、承、转、合四法,落实在每一句上。首句为起,二句为承,三句为转,四句为合。我们来看王维的一首绝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此诗韵依十一真。首句起点题,两个“异”字描绘出自己所处处境及心境。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于仕进的年轻士子来说,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
第二句用“佳节”和“倍”字,承上句孤独思亲之意,推进一层。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出来的。然而,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把这种感受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汉民族思乡情结的千古名句。
第三句不说自己登高,偏忆兄弟登高,是转写他处,更进一层。
第四句不说我忆兄弟,却说兄弟忆我,用反意作合,别出新意,其悲伤情怀尽显诗中。
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了,就很难办到。作者则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在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自己的一位兄弟。好象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亲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使诗境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此诗妙在此处也!
我们再看杜牧的一首绝句: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诗韵依六麻。首句从夜泊秦淮河之景象写起,运用互文的手法,贴切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雅致的景象,创造出一种冷清愁寂的氛围,描绘出一幅淡雅而又清寂的水边夜色图。这句中的两个“笼”字用得机巧,“烟、水、月、沙”四种物象,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的意态,笔墨是那样的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的浓。
次句紧接前句而承,“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平平,却很值得玩味。这句诗内在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由于“夜泊秦淮”才“近酒家”。然而,前四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使之更具个性,更具典型意义,同时照应诗题。
第三句笔锋突然一转而写歌妓(商女),由于第二句的“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后庭花”,才由此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这“近酒家”三个字,就象是启动了诗绪的闸门,那诗思之水便潺潺而出,滔滔不绝。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歌妓唱什么曲子是由听者的兴趣所决定的,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
第四句“隔江犹唱后庭花”,既是转的承接,又收合全篇。“隔江”二字,承上句“亡国恨”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于酒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这句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于此可见。“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于婉曲轻盈的格调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
起、承、转、合之法,不是哪一个人硬性规定的,而是自古以来众多诗人实践的总结。起、承、转、合,反映了近体诗章法结构的一般规律,但并非独一法门。诗贵自然,亦重体式结构上的多种变化。一首好诗,在章法上的最高要求是浑然一体,不辨起束,所谓“圆转如弹丸”,即指此而言。只有一种体式的诗歌,是十分刻板和枯燥的。有人就反对在诗歌创作中讲起、承、转、合。如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卷二中说:“起、承、转、收,一法也。试取初盛唐律验之,谁必株守此法者?法莫要于成章,立此四法,则不成章矣。”这些话也不无道理,但后两句说得过头了些。
应该说,起、承、转、合,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有用的。无论读诗,还是写诗,都应注重诗歌的章法结构。懂得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是极为有益的,但大可不必拘泥于此。但凡有一定成就的诗人,是不限于在一种章法上做文章的,只要入得门来,自有广阔天地,任凭我们驰骋的。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格律诗的章法结构:起、承、转、合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