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称谓解释(古代年龄称谓知识整理)
古代年龄称谓中的“玄机”
在文化常识的考查中,年龄称谓是一个经常考查的部分。可能“而立之年”“古稀之年”各位考生还能应付的过来,那么诸如“襁褓”“孩提”“始龀”“总角”“鲐背”“期颐”这些呢?相信很多人看到以后,已经满脑子问号了,而且不去理解其中的含义,是很难将这些拗口的称谓一一记住。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年龄称谓中的“玄机”。
1、“襁褓”。让我们想一想,我们见到刚出生的小婴儿,都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都裹在被子里?其实“襁褓”其意就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来就用来代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看到这个词,我相信大家隐隐约约能感觉到指的是小孩子,那么具体指哪个年龄段呢?还是让我们想象一下,特别喜欢孩子的人,见到那些刚会走的小孩儿,是不是第一件事就是:来,让叔叔/阿姨抱抱?其实孩提中的“提”本义就是从小孩两腋将其向上抱起这个动作,后来用来代指2到3岁的幼儿。是不是十分形象?
3、“始龀”。读音为shǐ chèn。“龀”指的是小孩儿换牙,始龀自然指的就是刚开始换牙的年纪,一般小孩儿是在七八岁的时候换牙,后来就代指七八岁的小孩儿。
4、“总角”。这个词其实是描述一种小孩儿的发型,不用我过多描述,你只需要想一想“哪吒”的形象,就知道是什么样的发型了,“总角”指的就是哪吒头上的两个发髻,就好像两个小角,所以叫“总角”,在古时候用来代指儿童时代。
5、“鲐背”。我们先从字面了解这个词,鲐背鲐背,其实指的就是“鲐鱼的背”,这种鱼背有波状条纹,而年纪非常大的老人,因为皮肤松弛,背上也会有类似的条纹,所以 “鲐背之年”在古时候一般指九十岁的老人。
6、“期颐”。“颐”在这里就是“颐养”的意思,“期颐”就是期待能够被颐养的意思,在古代指百岁老人不能照顾自己,一切需要他人照顾,所用后来就用来代指百岁老人。
通过上面对一些年龄称谓的解释,大家是不是感觉其实一些“晦涩”的词语,有着特别形象易懂的含义?所以大家在“背”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样才能背的更有效率。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古代年龄称谓中的“玄机”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