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原型是谁(长安十二时辰李必有什么用)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李必原型:大唐荣耀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弃

一部《长安十二时辰》风靡整个暑期,不仅让我们领略了一场视觉盛宴,更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盛唐之下的社会危机!

汪郎以为,此剧能够火爆,也和剧中人物角色的成功塑造离不开的,无论主角李必、张小敬,还是配角姚汝能、崔器等,无一不是性格鲜明、丰满,很契合他们在剧中所处的官职、地位。

当然,本文不是和大家讨论此剧剧情,而是聊聊剧中的主角,即靖安司司丞李必的历史原型,大唐宰相李泌,身处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时期,面对内忧外患之时所展现出来的大唐气魄!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原型是谁(长安十二时辰李必有什么用)

如果说一袭道袍,心高气傲的少年郎,在《十二时辰》中是一位心智受到连续打击后,对破案过程已显疲惫而无力全盘掌控,同时对朝堂权谋也缺乏必要敏感度的政坛呆瓜,那么历史上的李泌绝对是神童出身,深得唐玄宗李隆基(剧中的圣人)的喜爱。

泌即答曰:“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说因贺帝得奇童。帝大悦曰:“是子精神,要大于身。”赐束帛。---《新唐书》

少年的李泌如此多智,而成年后的他更是受到大唐三代帝王的青睐,和皇室的关系非常深厚。

初,肃宗在灵武,上为奉节王,学文于李泌;代宗之世,泌居蓬莱书院;上为太子,亦与之游。---《资治通鉴》

有了这层关系,李泌凭着对大唐时局的清晰认识,以及自己的果敢作风,在藩镇割据,混战的中唐时期,极力维护着大唐朝廷的赫赫威严。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此后的大唐中央和地方藩镇的矛盾日益严重,兵戎相见是一种政治、军事常态。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原型是谁(长安十二时辰李必有什么用)

而最严重的时候,国都长安都会被藩镇攻破。发生在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的“泾原兵变”就是藩镇和中央相抗衡后产生的连锁反应。

在这场兵变中,唐德宗李适不仅从长安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还被叛军围在奉天长达月余,可谓是狼狈至极。

四年十月,泾原兵叛,銮驾幸奉天……十日,泚自领兵侵逼奉天,窃威仪辇辂,阗溢道途,蚁聚之众,军势颇盛。---《旧唐书》

在这样的困局中,李适是惊恐的。他急需一位能对眼前的局势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的智囊,从而度过眼前的难关。

为此,远在千里之外的杭州担任刺史的李泌,就成了大唐皇帝李适内心深处最想依赖的文臣谋士,这样的人必须留在身边大用,不能再外放地方了。

德宗在奉天,召赴行在,授左散骑常侍。---《新唐书》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原型是谁(长安十二时辰李必有什么用)

唐德宗

事实上也是如此。

当权者只有在危难之时,才会发现谁才是值得自己托付国事的人;而有些时候,当自己对某件事情犹豫不决时,身边也需要有人为自己下最后的决心。

实际上,李适也是一个倒霉的皇帝。

泾原兵变虽然不是他直接逼反的,但和他的削藩策略有关。而泾原兵变带来的后果却是一系列的藩镇连锁军事反应,让很多拥有兵权的野心家有心去挑战大唐中央的权威,比如塑方节度使李怀光。

李唐皇室对李怀光其实是很不错的,在泾原兵变不久,李怀光就升为中书令、朔方邠宁同华陕虢河中晋绛慈隰行营兵马副元帅、太尉等职。

但人心是贪婪的。

泾原兵变的最大得利者,是被李适扣押在长安的原凤翔陇右节度,以太尉爵位兼任中书令的朱泚。他竟然在叛军的拥护下登基称帝,和逃到奉天的李唐中央分庭抗礼。

(建中四年十月)八日,源休、姚令言、李忠臣、张光晟等八人导泚自白华入宣政殿,僣即伪位,自称大秦皇帝,号应天元年。---《旧唐书》

这一幕,让李怀光心生异样。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原型是谁(长安十二时辰李必有什么用)

此时离安史之乱才过去20年,安禄山、史思明等反叛大唐的事迹历历在目;而朱泚称帝又近在眼前。

当年平定安之之乱的郭子仪、李光弼都已经作古,这就让李怀光生出了一股豪气,朱泚没有嫡系兵将都可以称帝,何况自己手中有兵。

看来造大唐的反,弄个皇帝当当,除了军力外,更多的还是势。如今大唐皇帝都逃出了长安,这个势有了,那不如反了吧!

李怀光这一反,让李适更为艰难。

他此时不仅要面对遍地的兵祸,还要应对因为旱情、蝗虫等带来的天灾,这种痛苦让大唐君臣一个头两个大。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如何处置李怀光,成了当时大唐君臣最为激烈的朝议。

妥协,肯定有损大唐中央威严;不妥协,就必须有一个剿灭叛乱的方案。

李适在两种意见之中摇摆不定,抉择是很令人痛苦的。在关键时刻,李泌的一番话坚定了李适不向李怀光妥协的决心。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原型是谁(长安十二时辰李必有什么用)

攻破长安

李泌认为,朝廷和李怀光之间就犹如一片树叶,原本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朝廷对李怀光不薄,一封再封,皇恩浩荡。但此人不识大体,不念君恩,不思如何为朝廷平叛,反而为了一己之私,弃君臣大义不顾而公然谋反!

现在因为眼前的一时困境,却要皇帝向一个不讲仁义道德的藩镇贼子进行妥协,那么大唐的脸面何在,皇帝的威严何在?

这样的行为就好比把一片树叶撕成了两半后,又想着去复原,试问这天下谁能做得到!

时李怀光叛,岁又蝗旱,议者欲赦怀光。帝博问群臣,泌破一桐叶附使以进,曰:「陛下与怀光,君臣之分不可复合,如此叶矣。」由是不赦。---《新唐书》

李泌的态度是强硬的,他对天下的局势看得很清楚。

虽然此时的大唐远不如开元年间,但大唐中央的威信还在,皇帝的号召力还在!只要在天下人面前重塑大唐仪风,那么中兴大唐还是有希望的。

一旦失去了朝廷的脸面,想再重新捡起来就很困难了。

事实证明,李泌是对的!

在这场平乱中,大唐中央政府并没有向任何藩镇妥协,在既定的平叛方针下,坚决完成了对地方叛乱的平定。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原型是谁(长安十二时辰李必有什么用)

除了对国内的藩镇态度强硬,作为德宗朝的宰相,李泌对待外敌的态度也很强硬,他的底线是要战便战,大唐绝不割地!

泾原兵变的突然性、猛烈性,让大唐皇帝李适在逃离长安时狼狈不堪。

放眼望去,天下藩镇似乎都在蠢蠢欲动。

李适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够调动多少勤王大军,为了不丢失江山,他在无奈之下,效仿自己的祖父肃宗向外国借兵助剿。只不过他借兵的对象不是回鹘汗国,而是大唐的宿敌吐蕃王朝。

为了能够促使吐蕃出兵,李适给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条件,即只要能够帮助大唐平定泾原叛军,那么大唐就把安西、北庭两都护府全部相送。

这个条件对于大唐来说是非常痛心的割肉,但对于吐蕃王朝来说正中下怀。

大唐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向往的中心?长安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国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丝绸之路的繁荣,以及历代大唐将士在西域的开疆扩土。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原型是谁(长安十二时辰李必有什么用)

安西都护府

吐蕃王朝对西域垂涎已久,为了夺取对西域的控制权,他们根本不顾和大唐之间的姻亲关系,数次挑起两国之间的战争。

如今,因为大唐内乱需要借兵助剿,竟然自己提出了这种割肉条件,哪里还有不答应的。

两下一拍即合,吐蕃出兵协助大唐剿灭叛军。

然而,让大唐君臣大跌眼镜的是,吐蕃军根本是出工不出力,不要说正面打击叛军,就连追击溃败的叛军也是做做样子。而最让人无语的是,吐蕃军还乘唐军和叛军作战的时候,在武功县大肆掠夺一番后,跑回高原去了。

在这场叛乱被平定后,吐蕃还想李适能够实现割让安西、北庭的誓言。

始,硃泚乱,帝约吐蕃赴援,赂以安西、北庭。既而浑瑊与贼战咸阳,泚大败,吐蕃以师追北不甚力,因大掠武功而归。京师平,来请如约。帝业许,欲遂与之。---《新唐书》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原型是谁(长安十二时辰李必有什么用)

吐蕃大军

这一切,都被李泌看在眼中,记在心底。

他认为,如果皇帝李适真的履行了诺言,那么大唐对吐蕃所处的军事优势将荡然无存。因为大唐一旦失去了西域疆土对吐蕃的牵制,那么关中就犹如一位脱光了衣服的姑娘,赤身站在吐蕃王朝的跟前,任其欺凌。

那么,大唐危亦!

况且在这场平乱中,吐蕃军蛇鼠两端,阳奉阴违,又持械抢掠地方,伤害大唐百姓,既然如此,不履行誓约,又能怎么样呢,天下道义都在大唐这边!

泌曰:“安西、北庭,控制西域五十七国及十姓突厥,皆悍兵处,以分吐蕃势,使不得并兵东侵。今与其地,则关中危矣。且吐蕃向持两端不战,又掠我武功,乃贼也,奈何与之?”遂止。---《新唐书》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原型是谁(长安十二时辰李必有什么用)

唐德宗时期

当然,李泌执政的时间不长,从玄宗时期进入李唐皇室的视线,到他真正进入中央,成为帝国的宰相,等待了近55年。

即使如此,他依然游走在帝国最高权力的边缘,侍奉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祖孙四代,为李唐皇室出谋划策,为天下苍生尽一点绵薄之力。

在李泌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站在了大唐权力的巅峰。

虽然此时的大唐无法比肩开元盛世,但他一改自数十年前,李林甫开启的宰相专权后嫉妒贤能的政坛不良作风,大力保护功臣,推荐能吏,联合回鹘遏制吐蕃,为贞元初期唐帝国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李泌,真正的滴仙救世,中唐的定海神针!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长安十二时辰李必原型是谁(长安十二时辰李必有什么用)

唐朝官员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李必原型:大唐荣耀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弃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