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声激扬何者因此觉知翻译
“振声兴”何日再兴
□刘潮生
眼下正是潮州俗谚所说“七热八热热厝内”的时节。北关北美路一家制鼓作坊里,五十出头的制鼓师父叶敬辉赤膊着上身,正将刨好的一片片木块,圈成一个大鼓的鼓墙。尽管身边有风扇不停吹着风,但豆大的汗珠子还是不断从他身上滑落。“制鼓,是卖力气的活。”叶敬辉抬手一抹脸上的汗,笑着对笔者说。
叶敬辉出生于制鼓世家,爷爷叶枝青在1927年自创“振声兴”鼓铺,制作的大鼓工艺精湛且选料考究,声似洪钟,余音悠扬,是潮州大鼓中的精品。其后,叶枝青将制鼓技艺传授给了一直跟随左右的次子叶绍州,也就是叶敬辉的爸爸。
叶敬辉幼年时就常常跟着妈妈,到自家的制鼓作坊里玩,看爷爷、爸爸制作潮州大鼓,小小年纪就很熟悉制鼓的流程。不过,直到30来岁,他才开始系统地学习制作鼓的技艺,慢慢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为叶家“振声兴”鼓铺的第三代传承人。
叶敬辉的制鼓作坊,有一股皮制品的味儿,那种略微浓重的皮革气息让人不大适应。叶敬辉把做好了鼓墙的一个双头大鼓搬到铁圈上,借助千斤顶的力量往鼓上盖皮。那一张作为鼓面的皮,边缘已经刺了一圈细孔,孔中穿了线,线的另一头连接到铁圈的铁索上。叶敬辉踩一踩千斤顶的机栝,托着鼓的底板往上升,而盖在鼓上的皮却被地面的铁索牢牢套住,千斤顶升得越高,鼓也跟着升得越高,盖的皮则被撑得越薄。
“制鼓最难的就是盖皮,厚度一定要适中,才能既音色和谐,又有共鸣。”叶敬辉用鼓槌敲着皮面,侧着耳朵辨音调整皮面厚薄。皮厚了,敲打出来的鼓音浑浊没有韵律,皮薄了,则难以敲打出绝妙的共鸣音,这其中的火候全靠经验去拿捏,也是考验制鼓师傅的关键。
20年的经验积累下来,叶敬辉的技艺得到行内人的肯定。不少外地的寺庙、乐队纷纷上门找他做鼓。从潮剧常用的尖脚鼓到寺庙常用的椭圆鼓,从音色洪亮的双头鼓到听音较近的柿饼鼓,他能制作的鼓型多达六七十种,不仅销往潮汕地区,更卖到了福建、山东、湖南、内蒙古等十多个省份,甚至远销到美国、东南亚等地。
可是制一面鼓,要经过选料、晾晒、洗皮、盖皮、上漆等70来道工序,当制鼓师不但要双臂有力,挥得动斧头,做得了木工,还要能够忍受皮革的味道,耐得下性子制作皮面,实在是辛苦。
笔者问叶敬辉:“那您儿子也跟着学手艺吗?”他立刻答说:“不学,不学,别说他自己不感兴趣,就算他想做,我也不让。”他是不愿意儿子太劳累,而且如今市场越来越萎缩,制鼓师傅这碗饭越来越难吃了。话虽这么说,可他的神情里,却满是可惜与期盼……
刘潮生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振声兴”何日再兴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