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察则无智是什么意思(人至察则无徒的上一句)
人至察则无徒:有大智慧的人,往往是“若愚”的
很多人都觉得,在当今社会,我们的发展如此迅速,古时候的话,都已经过时了,是不适用于当今社会的。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比如“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是有教育指导意义的。如果我们可以去践行这些道德准则,那么,我们在生活中的过错将会少很多,与他人交往将会更加和谐。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我们都喜欢清澈的水,然而对于鱼来说,却并非是好事。
如果水太清澈了,让人可以一眼望到底,那么,水中的鱼将会被捕捞殆尽,而且,由于水太清了,水中也缺乏了可以供鱼为食的食物,鱼也就难以存活了。可见,清澈纯粹,并不一定是好事。
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一双慧眼,可以看透世间的虚伪,可以看穿伪善的人心。于是,市面上的各种教人识人的书籍泛滥。可是这些书籍,其实大多是迎合读者的趣味,实际的效用并不大。而且读了他们,很容易被误导。
其实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不能走捷径的,是需要一点一点积累的。人情练达,既需要有足够的阅历,也需要读书、思考。不然,有了经历,如果没有反省,那么,经历永远不可能化为经验。反之,读书了,但是没有足够的阅历,也是无法理解体会书中道理的。
一个人,聪明过了头,太过明察秋毫,对自己也是有害的。
大海能够成其大,就是因为它不择流。如果大海只允许清澈的水可以流进来,那么,还能成就大海的大吗?
曹操“唯才是举”,于是身边聚集了更多的人才。对于人才,他没有求全责备,甚至可以容纳一些轻微的违法行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正因为能容纳,所以才成就其功业。
在我们生活中,我们需要有一双慧眼,去识人、去识破各种圈套。但是,更需要宽广的胸怀。
面对其他人的轻微的错误,能够看破,但是可以不说破。在该容忍的时候,就去容纳。而不是一旦发现其他人的错误,便咄咄逼人,得理不饶人,如此,自己很累,也会让其他人反感、远离。
面对其他人道德方面的瑕疵,可以包容。人无完人,如果对于其他人要求太高,那么,自己身边的人,将会渐渐远离自己,自己也会变得格格不入。真正的品德修养高深的人,是同流而不合污,是和其光而同尘。
但是容纳也是有限度的、有原则的。如果突破了原则和限度,那么,退让、容纳,便是纵容,会让恶人更加猖狂。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人至察则无徒:有大智慧的人,往往是“若愚”的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