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智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者不言语)

8.06《道德经》逐句解读:智者不言,言者不智

8.06《道德经》逐句解读: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故为天下贵。

智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者不言语)

解读

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有真知的人,沉默寡言;夸夸其谈的人,没有真知。

知者:知同智。有真知的人,懂得道的人。不言:不说,慎言,贵言。言者;好说的人。不知;没有真知,不懂得道。

塞其兑:控制它的感官。塞:控制。兑:感官

闭其门:约束它的心思。闭:约束门:心思,心灵。

挫其锐:折去它的锋芒。挫:催折,折损

解其忿;消除它的错乱。解:排除,消除。纷;纠纷,错误。

和其光:调和它的光芒。和:调和光:光亮,光辉。

同其尘:与尘世混同。同:混同。尘:尘埃,世俗。

是为玄同:这叫做大同。玄同:玄妙同齐,指“道”,至同,大同

不可得而亲:不能来亲近。不可得:不能

而:来亲:亲近。

疏:疏远

利:获利

害:受害

故为天下贵:所以是天下的至贵。

贵:尊贵,被尊重。

大意

真正的智者不夸夸其谈,高谈阔论的并非智者。

堵塞其欲望,关闭其欲门,削弱其锋芒,消解其纷争,使之收敛光芒混同于尘世之间,与万物浑然一体。

这就是奥妙的玄同大德。

有“玄同”境界的人,不分亲、疏、利、害、贵、贱,已经超凡脱俗。

所以为天下人所尊崇。

智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者不言语)

解读所得:

法:

互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句式:四字句叠加。三字句叠加。五字句叠加。句式整齐,气势宏大,朗朗上口。

辩证性思维,囊括事情的所有方面:人际关系之中的:亲和疏;利和害;贵和贱等三对关系。

事:从个人角度出发:讲立身处世的道理

情:怎么达到玄同

人:所有人

理解:

懂得道的人不干预别人,干预别人的人,不懂得道。

控制自己的感官,约束自己的心思,钝化自己的锋芒,消除自己的迷乱,含蓄自己的光芒,混同自己在尘俗。这就是大同。

所以不能亲近,不能疏远,不能利诱,不能迫害,不能推崇,不能轻侮。所以是天下的至尊之贵。

智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者不言语)

这一章,从个人角度讲,是立身处世的道理。

从管理者角度讲是政治和法治条文的道理。

我只从个人的角度谈立身处世。

智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者不言语)

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有真知的人不多说,多说的没有真知。

范应元说:“道不可知,不可言。智者知其不可知,不可言,故不言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在《道德经》开篇中就告诉我们:道如果可以言说的话,它就不是恒常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来命名,她就不是恒常的名。

因此有真知,懂道的人,知道道不可言说,就算是勉强说出来,也不是恒常的道了,就不如不说,所以知者不言。

三国时名仕士嵇康,有一位老师叫做孙登。

孙登极富智慧,却性格温和,沉默寡言。

嵇康跟孙登三年,除了授课,从不多说一句。

有一次,有人故意将他扔到水中,想看他发怒。可是他从水中出来,浑身滴水,却不言不语,只是哈哈大笑。

嵇康在三年中多次问孙登有什么志向,孙登都始终看看他,不说一句话。

三年求学期满,嵇康告辞,求教孙登:

“感谢先生三年教诲,今天我要走了,请先生嘱咐。”

孙登看了看嵇康,才慢慢顺道:

你知道火吗?光是火与生带来的。火如果不懂得利用光亮,就等同于没有光亮。

如同才华,是人与生俱来的。如果不懂善加运用,就等同于没有才华。

当然,火发出光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若要有光,就要有木柴燃起火,以保持火的光亮。

同理,若想运用才华,就要遵从客观规律,了解外在的世界,如此才能成就自己。

如今你才华横溢,见识却是不够。恐怕有杀身之祸,可惜。”

嵇康不能听从。心中却想,老师平时寡言少语,性情温和,原来是智珠在握,光不外露啊!

后来嵇康,因为钟会的谗言,被司马昭杀了。嵇康死前说“昔惭柳下,今愧孙登。”

孙登就是有真知的人,他懂得道,而道却不是能够言说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听懂的。因此不言。

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何况,道,说都不容易,做更是难。做不到的不如不说。

智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者不言语)

二人生的最高境界“玄同”。

玄同,就是大同。

老子用:塞兑,闭门;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六个方面来述说理想的人格形态,逐步汇总到玄同的至高境界。

陈鼓应说:“玄同的境界是消除个人的固蔽,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之局限,以开阔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对待一切人物。”

玄同是符合道的本性的,宇宙万物就是一个玄同的整体。

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大自然也存在生存争斗,弱肉强食,反是最终还是维持着生态平衡。

宇宙万物相生相克是一张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网。

只有玄同其中,才是最高境界。

只有玄同才能天下贵,才能使人类享受平等和谐的生活。

智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者不言语)

三故为天下贵。

天下贵,天下最最尊贵,就是万物皆贵。

道生万物,本来就没有亲疏,利害,贵贱的区别。

所以人类的道,也是等同于道,自然是不分亲疏,利害,贵贱的。

因此只有玄同,只有万物皆贵,人才能天下贵。

只有民袍物与,无人无相,天下大同才能做到玄同。

而玄同的修养路数就是:“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智者不言,言者不知(智者不言语)

人生的处世,就要玄同。

我与所有人一样,我就要谦和平易,同情包容,兼收并蓄,一视同仁,平等相待,与人与物伪善。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8.06《道德经》逐句解读:智者不言,言者不智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