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有礼的意思(进退有度,礼节无缺)
进退有节,举止有度——关于坐、立、行的礼节
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无论国家政治、人生历程、日常生活,处处存在着礼俗的节制,这些礼俗不仅是维护着社会秩序,更是内化于心,融入在人们的一举一动中。在这样浓厚的礼仪氛围中,人们各种身姿体态亦有着相应的礼节存在,所谓“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便是对此的形象解释。
一、关于坐的礼节
古人的“坐姿”是很讲究的,门类也不少。同一个坐姿,也有不同的“坐法”。有关坐姿的要求,古人称之为“坐容”,系“容经”的组成部分。西汉贾谊在《新书》中专门写了《容经》一章:“坐以经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视平衡曰经坐,微俯视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视不出寻常之内曰肃坐,废首低肘曰卑坐。”就是身体挺直了坐下,小腿不要伸得一长一短,脚掌不要着地。两眼平视的,称为“经坐”;头微低,目光注视对面尊者的膝盖,叫“恭坐”;低头,视觉应在自身周边不可太远,称为“肃坐”;垂头目光看地,手肘下垂,为“卑坐”。贾谊所说的“经坐”,其实就是常规的“安坐”,即“席地而坐”。其实,贾谊的《容经》是专为诸侯王而写的“礼仪教材”。可见,“怎么坐”在当时确实很重要。
坐的姿态,首先是一种礼,然后才是一种仪。汉代以前,在正式场合人们大多是席地而坐,其坐姿是双膝跪地,小腿平置,臀部自然地贴于脚后跟处。而在严肃时,身体要挺直,眼睛平视,此坐姿叫“平坐”,或叫“正坐”“安坐”。下级对上级,头应微低,此坐姿称之为“危坐”。
在唐宋以前,由于没有桌椅,或者说桌椅没有普及,人们就在地上铺一张大席,就叫做“筵”,再在筵上铺一张略小的席子,叫做“席”,那么人其实就是坐在席上的。古人在登席之前要脱掉鞋子,然后双腿跪坐在席上,这样的坐姿是正式场合中最恭敬规矩的姿势。
除了“危坐”,还有一种坐姿就是“跽坐”。“跽坐”是直立上身,这样的坐姿比起“危坐”更加随意,一般是上级对下级的坐姿,也是表示一种尊重。如《战国策·秦策三》载:“范睢至秦……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睢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
“危坐”和“跽坐”,时间长了,腿部容易发麻发木,而且筵席凹凸不平,很容易硌得人腿疼屁股疼。即使知道这样的坐姿不舒服,也只能忍受。除了这两种坐姿,还有“蹲踞”和“箕踞”,此两种多是在非正式场所或双方熟知情况下的坐姿。“蹲踞”就是臀部着地,双腿并齐自然弯曲,双手抱膝而坐。这种坐姿其实今天还是能够见到的。“箕”说的就是“簸箕”,所以,“箕坐”就是如簸箕一样坐着,臀部着地,两条腿伸直而坐。
二、站立的礼节
我们首先从《礼记·曲礼》中,看看古人对“站立”的要求:
“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
“若夫坐如尸,立如齐。”
“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立必正方,不倾听。”
“室中不翔,并坐不横肱。授立不跪,授坐不立。”
“将即席,容毋怍,两手抠衣,去齐尺。衣毋拨,足毋蹶。”
“立则磬折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
此大意是说:
游走时不可表现出傲慢的样子,站立时不可有一脚歪斜,坐着时不可双腿大开像簸箕,睡觉时不可趴着睡。
坐,要坐得像尸一样端正;站,要站得像祭祀或典礼一般恭敬。
餐饮之际不坐中间,走路之时不占中道,站立之际不堵门中。
站立时要端端正正,不斜着身子听讲。
在室内走路不能双臂张开。和别人坐在一起不要横起胳膊。给予别人东西时,对方站着就不用跪着;对方坐着就不宜站起来。
将走近就坐的席位时,面色要保持不变,用两手提起衣裳,使衣裳下摆离地一尺。衣裳不要掀动,脚步不能显得急促。
与天子、国君相处时,站立时要让上身向前屈,达到磬折垂佩的程度。如果君主直立,腰佩倚靠着身体,那么臣子要让腰佩悬垂下来;君主腰佩悬垂下来,那么臣子要让腰佩垂到地上。也就是说,这个佩垂代表了极度的卑下,但还不如“佩委”,那简直就是趴在地上,已经不属于立的范围。
古人站立的礼节很多,最常见的有恭立、肃立、卑立等。
“恭立”,就是恭敬的站立,表示对长者的尊重。《弟子规》有:“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这里告诉我们,弟子在路上遇到长辈,要赶快趋步向前行揖礼,长辈没有什么告诫,就应后退恭立。这是一种恭敬。
“肃立”,就是恭敬肃穆地躬身站着,即俗语所说:不可嬉皮笑脸。汉贾谊《新书·容经》:“固颐正视,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间二寸,端面摄缨,端股整足。体不摇肘曰经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肃立。”肃立。最关键的要领是弯腰,而且弯的角度很大。大到什么程度?贾谊用“磬折”来比照。磬,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多用玉石打制。其上部穿孔,用来悬挂。自西周以后,其背部开始做成弯折形状,弯曲的角度为“倨句一矩有半”。
“卑立”,是表示谦恭的一种站立姿态。汉贾谊《新书·容经》:“因以磬折曰肃立;因以垂佩曰卑立。”卑立,贾谊对此的要求是“垂佩”,佩是古人挂在衣带上的饰物,多用玉制,系绳很短。要让佩下垂,势必要尽可能地弯腰。而且,比照肃立的恭敬程度,这个弯 腰应当超过磬折的程度,已经不是一般的恭敬谦虚,而是卑下了,所谓的“卑躬屈膝”了。
站立本来是人最基本的自然姿势,透露着一种静态的人体之美,可经过等级社会的改造,扭曲了人格尊严,成为变态式礼仪,这是我们今天要摒弃的。当然,今天的我们在站立时,应该保持自信的同时,也应不失仪态的庄重。
三、走路的礼节
古人对行走的步伐非常重视,故有了行走的礼节。
《礼记·曲礼》规定:
“堂上接武,堂下布武,室中不翔。”
“帷簿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
这些都是关于走路的规定,初看时或者觉得太烦,似乎连走路都不自由。实则不然。“武”即足迹。堂上地方小,宜于小步走,“接武”,即一个脚印挨着一个脚印,不要大步。“布”即分布,“布武”即脚印不相连接,也就是放开大步走。
《释名》载记:“缓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可以看出,趋的步伐频率介乎走和跑之间,大可认为是谨慎地小步快行。在他人面前趋,是对对方尊敬的表示。如果自己在帐幕之外,对方在帐幕里头,彼此见不着,自然不必趋。堂上的地方小,不可能趋;手里捧着玉为什么也不趋呢?玉是贵重物品,执之应该小心翼翼,万一趋得不稳会把玉摔坏,因此执玉时可以不趋。
《论语·乡党》载记鲁国国君召孔子去接待宾客时,孔子“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孔子出使别的诸侯国时“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此篇,大量素材描述了孔子容色言动、衣食住行的行为举止,为我们了解彼时的行走礼仪提供了详实的动感画面。
这里我们应该看出,行走的礼仪很早就以出现,至少在孔子时代的春秋时期就已完备,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有些至今犹存。
古人也十分讲究步行之美,以此体现人的性格情趣和风度教养,显示出一种庄重和谐的美。古代常常以右位、前位为尊,故而在道路上行走,男子多右行,女子则左行;与长辈出行,小辈在后随从,不可走在前头;与平辈朋友出行,须谦让并行,不得超速领先。
《礼记•玉澡》中说:“疾趋则欲发而手足毋移。”在平时行走的时候,直行则开快步,但是身体不能一摇一摆,因为按照礼节的要求,手肘是不能摇的,脚步是要平直的;“行容惕惕、庙中齐齐。”对平时和宗庙走路姿态都有不同要求,平时走在道路上,态度要从容自得,在宗庙中容态要庄重严肃。后世的《千字文》也说:“矩步引颈,俯仰朝庙,束带矜庄,徘徊瞻眺。”走路要有规矩,头要抬胸要挺,身体要挺拔,头颈要挺直,一低头一抬头,要如同在朝庙中一样庄重,穿着要齐整,行走时要目视前方。
作者:彭庆涛 孟祥明 刘欢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进退有节,举止有度——关于坐、立、行的礼节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