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好就是最好什么意思(刚刚好才是最好)
阳明心学:刚刚好就是最好,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骛远
《传习录》中,有一个很经典的段落,先生用金子的成色和分量来说明圣人之道。如果将尧舜看作是黄金万镒,那么文王、孔子就是九千镒,夏禹、商汤、武王就是七八千镒,伯夷、伊尹就只有四五千镒了。(镒为中国古代黄金的计量单位,有说一镒等于二十两,也有说一镒等于二十四两)
很多人都很疑惑,他们明明差那么多,为什么都被称之为圣人呢?
先生说:“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因为他的心纯乎天理而无掺杂一丝一毫人欲。”
这就很好理解了,成圣与能力大小无关,只与心的纯度有关系。将他们比作黄金,能力就好比是分量,心就好比是纯度。用现代的术语去解释,就好比一克999K纯金和一千克999K纯金,它们的纯度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
所以,人而为人,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骛远。
古语有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分工更精细化了,工作行业早已成千上万种。有很大一部分人群,从事着这个社会最基础的、最苦最累的工作。
这部分群体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没有亮眼的学历,没有过人的技能,更没有强大的后台背景,他们时常会遭受另一部分人的白眼与嫌弃,这也就导致了他们中一些人的自悲心理了。
其实不然,人生而平等,无贵贱之分。工作也无贵贱之分,功能不同,本质是一样,都是为人类社会作贡献,服务于人类生活,让生活更加便利、更加美好,大家都是社会建设的参与者,不应妄自菲薄。平凡的岗位上,造就不平凡的人生,只要心不掺杂一丝人欲,你就是社会上最可敬的人。
反之,社会上也有那么一类人,明明能力不足,但非要给自己定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遭受失败的痛苦,是必然。
比如:一个性格很内向、情商很低、不善于沟通交流的人,放到一个管理或营销岗位上,他能把工作做好吗?答案是否定的,不能,因为这根本不适合他,他不具备这种才能。但如果他智商很高,做事专注,将他放到科研工作岗位,安排属于他专业方向的研究课题上,他的成功,那就是必然了。
总之,国人推崇中庸思想,这不是不无道理之事。一切事物,刚刚好,那就是最好。找准自己的定位,先知己、再知彼,方能取得成功。
为善去恶,让自己的心越来越纯,不管处于什么行业、什么岗位,当你的心全是善,不掺杂一丝一毫的私欲时,终将青史留名,成圣成贤。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阳明心学:刚刚好就是最好,不妄自菲薄,也不好高骛远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