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财经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知道什么意思吗?)

国学励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修身篇)

我们平时在生活、工作中,听到最多的就是抱怨的声音。抱怨肯定都是指责他人的责任、客观的环境、领导的原因等,很少有人会说这件事自己哪儿做得不好,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知道什么意思吗?)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思是说,我们做事如果没有成功,应当马上反过头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孔孟所称道的尧、舜、禹、汤等古代的圣人,都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楷模。

有一次,尧帝走在路上,看到两个犯人正被押往监牢。想到自己统治下的人民犯了罪,他内心很惊慌,马上跑过去问他们说:“你们两个人为什么会犯法?”这两个人回答说:“因为上天久旱不雨,我们家里没有东西吃,就偷了别人家的东西,所以被抓了起来。”尧帝听完,对押解犯人的士卒说:“你把他们放了,把我抓起来吧。”大家都很惊讶。尧帝接着就说:“我犯了两大过失:第一,因为我没有德行,才使得上天久旱不雨;第二,我是一国之君,没有把我的臣民教好,他们才会犯罪。所以,被抓起来的应该是我。”据传,尧帝话才刚说完,天空就起了变化,乌云飘过来,没多久就下起了大雨。

商朝的开国君主汤王,在自己洗脸的盆子上面刻了一段话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来时时督促自己要不断进步。遇着大旱祷雨时,汤王说道:“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意思是,如果是我自身有罪,请不要因为我的过失而殃及天下百姓;如果是天下的老百姓有罪,那都是我没做好,都该由我自己来负责。

这些古训或传说都启发我们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因为古人有这种自我反省的意识,所以对于自己身上出现的问题觉察得清清楚楚。而现代人和古代人相比,这种自我反省的能力就越来越差了。

才敏过人,未足贵也;博辨过人,未足贵也;勇决过人,未足贵也。君子之所贵者,迁善惧其不及,改恶恐其有余。

——《群书治要·中论》

译:才智敏捷过人,不足为贵;博识善辩过人,不足为贵;勇敢决断过人,不足为贵。君子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一心向善唯恐不及,改正错误唯恐遗漏。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国学励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修身篇)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