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中庸之道”(中庸 之道)

「国学常识」——“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源于儒家经典《中庸》,本意并非现代人所说的中立、平庸和折中主义,其主旨在于人性的修养,强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认知和实践过程。“五达道”和“三达德”是儒家中庸之道的重要内容。“五达道”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礼仪和情谊,“三达德”指智、仁、勇三种道德。所以,至诚至德是中庸所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

中庸之道强调修养是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最终目的是成为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理想人物,达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理想状态。《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体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

“中庸之道”(中庸 之道)

孟庙又称亚圣庙,为历代祭祀思想家孟子之场所。位于山东省邹城市,始建于北宋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

“中庸”其实就是“天人合一”。源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董仲舒根据《春秋公羊传》的灾异说将其发展成“天人感应”的理论。而《中庸》上说的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事要符合人性以及遵循规矩的道理。这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中庸之道要求人们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至性,对中华文化影响巨大。除儒家外,道家、法家等学派也深受中庸之道影响。

“中庸之道”(中庸 之道)

明·吴彬《孔子杏坛讲学图》现藏于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图中五人分别为孔子、孟子、曾子、颜子和子思)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国学常识」——“中庸之道”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