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不修边幅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不修边幅的人在社会上是没有影响的)

1700多年前,那些“不修边幅的哥哥们”

1700多年前的魏晋时期;不修边幅;哥哥们;

这三个关键词放在一起,应该不少人都能猜得出说的是谁。

如果再清晰些,补充个细节,是魏晋时期七位不修边幅的男子团体。

答案十分明显——竹林七贤

(不好意思标题党了

不修边幅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不修边幅的人在社会上是没有影响的)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魏晋时期七名士也。

直至今日,这七位“哥哥”的名气似乎也未减当年......

如今,人们谈及佛系青年、躺平主义、退出内卷等社会议题,会提到他们。

有人经由鲁迅那篇提出“魏晋风度”概念的文章——《魏晋风度与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了解他们,进而推崇他们。

也有人取道摇滚乐,经由嬉皮士,在二者“放浪形骸,饮酒纵歌,回归自然”的相似性中,以另一种角度重新认识他们。

竹林七贤,远在千年之前,又为何总与当下共振?

不修边幅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不修边幅的人在社会上是没有影响的)

01

酒与药的外壳

竹林七贤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其“饮酒服药”等不羁做派。

先说饮酒。这七人均好饮,其中以刘伶最为出名。

据史料记载,他经常乘一辆鹿车,带一壶酒,让仆人带一把锄头随行,并吩咐他:“死便埋我”。

“在哪里喝死,就在哪里埋了我”。这豪言,不是一般嗜饮之人能讲出口的。

而服药,则服的则是魏晋时期颇为流行的“五石散”——由“石钟乳、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炼成。

人吃了以后,身体会失去控制,陷入一种忽冷忽热的状态中,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因此,服用此药后,人必须不停的走动来“散发”,否则便会中毒,在古代也称为“行散”。

晋朝有诗句记载:“至城东行散”,说的就是服用过五石散的情景。

从文献记载的种种描述来看,五石散这种东西对人的身体显然弊大于利。

可偏偏在魏晋,乃至隋唐时期,文人名士间“服药”颇为流行。

服药后,人的情感外露,喜怒哀乐变得异常敏感。鲁迅先生在他的《魏晋风度与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推测——

“晋朝人多是脾气很坏,高傲,发狂,性暴如火的,大约便是服药的缘故。比如有苍蝇扰他,竟至拔剑追赶。

然而,饮酒也好,服药也罢,讨论来讨论去也不过是层裹在竹林七贤表面的粗粝外壳

倘若觉得只通过“饮酒服药”的效仿,便能理解了他们,乃至觉得自己也颇有了遗世独立的魏晋风度。

其结果大概只会应了鲁迅那句话——“于是,社会上便多了很多没意思的空谈和饮酒”。

酒与药的外壳下,包裹着竹林七贤什么样的骨血,才是魏晋风度的根本所在。

不修边幅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不修边幅的人在社会上是没有影响的)

02

外壳之下

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一段极为纷繁杂乱,动荡不安的时期——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各方势力风起云涌,对峙更迭,割据混战。

历史学家形容三国时代及魏晋南北朝为“华丽的黑暗时代”。

而余秋雨先生在《遥远的绝响》中将魏晋称为,一个无序和黑暗的“后英雄时期”。

身处这样的时代,若不想洪流裹挟,同流合污,那或许只有醉酒纵歌,甚至“装疯卖傻”这条路可走。

“嗜酒”如阮籍:

司马昭曾有意拉拢阮籍,想和他结成儿女亲家,于是派使者上门求亲。

可阮籍岂不知“司马昭之心”?他日日豪饮,大醉六十天,没给使者留下任何机会。

“嗜酒”如刘伶:

口口声声“死便埋我”的他写就了一篇声势浩大的《酒德颂》。

《酒德颂》中的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

把天地开辟以来的漫长时间看做是一朝,把一万年当做一眨眼工夫,把天上的日月当做是自己屋子的门窗,把辽阔的远方当做是自己的庭院。

在刘伶笔下,久远缩为一瞬,宇宙缩为门庭。

这气魄与庄子笔下“绝云气,负青天”、“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同样震撼博大。

其实拆开来看,放浪不羁的竹林七贤,每个人的个性都不尽相同。但他们却因相似的人格,彼此欣赏。

就拿出仕入仕来说。嵇康一生拒绝为官,而山涛却选择了入仕,觉得一切都有改革的可能。

听闻山涛应召为官,嵇康立马写下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表示要和山涛绝交。

然而,在被小人所害临死前,嵇康让孩子前去投奔的,不是他的哥哥嵇喜,却是他早已宣布“绝交”的山涛。

他对自己哭哭啼啼的孩子说:“有你山涛叔叔在,你就绝不会是孤儿”——巨源在,汝不孤矣(山涛,字巨源)。

无论写了多少封绝交书,无论对待某件事的观念是否相同,信任欣赏你的人格,那便还是信任欣赏

这也是竹林七贤“和而不同”的一大特点。

作为当时个人意识觉醒较早的一群人,竹林七贤思想上的倾向,大致分为三类。

阮籍、刘伶、嵇康、阮咸始终主张老庄之学。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家”。向秀主张“礼教与天性”合二为一。

但从他们在生活上的消极狂放、荒诞出格来看,他们却又都同属于“抵抗礼制教条对个人的规训”一派。

在那段纷繁杂乱,权谋相争的历史时期,礼制、教条、纲常、规矩……捆扎着人的意志,而竹林七贤却竭力挣脱

他们的怪诞行为,一方面是天性使然,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无奈之举。

从这个角度来看,竹林七贤的所谓怪异行径,倒多了些“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意味。

陈寅恪先生曾评价:“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自魏晋以后,顺应人性与自然的哲学思潮兴起,个人主义兴起。

东晋后,人们对山水的热爱,日趋狂热。

人文领域,以王羲之、顾恺之、陶渊明为代表的书法、绘画、文学大师涌现。

科学领域,化学家葛洪、天文学家兼数学家祖冲之、地理学家郦道元等开拓者迭出。

以至于后世许多学者,将魏晋南北朝时期誉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时间轰隆作响,碾过一个个看似毫不起眼的节点,向前狂奔。

在笔直如乐谱的漫长时间线上,哪怕魏晋思潮如昙花一现,文艺复兴如海浪平息,嬉皮士的皮卡早已锈迹斑斑。

但毫无疑问,他们留下来的音符,依然会在当下回响。

不修边幅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不修边幅的人在社会上是没有影响的)

参考文献:

1、余秋雨-《遥远的绝响》

2、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观复导向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编辑:观复歪歪子

监制:观复文化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1700多年前,那些“不修边幅的哥哥们”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