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孔子家语》论述了什么(孔子家语的观点是什么)

《孔子家语》论述

孔子说:“人分为五个层次:庸人,士人,君子,圣人,贤人。若能清楚明白地分辨这五类人,那么治理天下的艺术就全掌握了。”

所谓庸人,内心没有任何严肃慎重的信念,信口胡言,做事马马虎虎,为人处世不能善始善终。结交朋友,不加选择,三教九流的什么人都有。不老老实实做人,不踏踏实实地安身立命,总是见小利忘大义,迷恋于声色犬马,随波逐流,把持不住自己。有此类表现的,就是庸人。

所谓士人,内心有信念,有原则。也许不能精通大道和人道的根本,但有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易超越,但最终不能达到他的境界。这样的人就是君子。

所谓贤人,品性不逾越常规,行事合乎规范。他们的言论可以让天下的人效法而不会招惹灾祸,他们的道德品性可以教化百姓而不损害百姓的本性。能使天下富有,没有积压之财富,也能普济天下,使百姓都不受贫困之苦。这就是贤人。

所谓圣人,自身的道德品性合天配地,了解世事,处事灵活变通。探究宇宙万物的来龙去脉,协调万物之天然,融于大道并修炼自己的性情,圣明可比日月,行为犹如神明,众生不能明白其德行,即使了解一点,也无法真正识得其精神的边际。这就是圣人。

《铃经》曰:“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识足以鉴古,才足以冠世,此则人之英也;法足以成教,行足以修义,仁足以得众,明足以照下,此则人之俊也;身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操足以厉贪鄙,信足以怀殊俗,此则人之豪也;守节而无挠,处义而不怒,见嫌不苟免,见利不苟得,此则人之杰也。”

[德行高妙,容止可法①,是谓清节之家,延陵、晏婴是也。建法立制,强国富人,是谓法家,管仲、商鞅是也。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为术家,范蠢、张良是也。其德足以厉②风俗,其法足以正天下,其术足以谋庙胜,是谓国体,伊尹、吕望是也。其德足以率一国,其治法足以正乡邑,其术足以权事宜,是谓器能,子产、西门豹是也。清节之流,不能弘恕③,好尚讥诃④,分别是非,是谓臧否⑤,子夏之徒是也。法家之流,不能创思图远,而能受一官之任,错意施巧,是为伎俩,张敞、赵广汉是也。术家之流,不能创制垂则,而能遭变用权,权智有余,公正不足,是谓智意,陈平、韩安国是也。能属文著述,是谓文章,司马迁、班固是也。能传圣人之业,而不能干事施政,是谓儒学,毛公、贯公是也。辩不入道,而应对资给⑥,是谓口辩,乐毅、曹丘生是也。胆力绝众,材略过人,是谓骁雄,白起、韩信是也。]

《家语》曰:“昔者,明王必尽知天下良士之名,既知其名,又知其实,然后用天下之爵以尊之,则天下理也。”此之谓矣。

①容止可法:形貌举止可以作为楷模。

②厉:敦厉。劝勉,勉励。

③弘恕:宽容,宽大。

④讥诃:讽刺,挖苦。

⑤臧否:评论人物好坏。

⑥给资:天资聪敏,言语便捷。

【译文】

《铃经》中说:“德行高尚,能够让远方的人慕名而来,诚实可信,能够把各种不同的人相统一,见识开阔,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总结出经验,才能突出,可以冠绝当代,这就是人中之英;如果一个人的理论足以教育世人,行为能够成为道德规范,他的仁爱能够获得众人的拥护和爱戴,他的英明能够烛照下属,这样的人就是人中之俊;如果一个人的形象可以作为别人的表率,他的智慧可以给人释疑解惑,决断疑难,操行足以警策卑鄙和贪婪,信誉足以团结生活习俗不同的人们,这样的人就是人中之豪;如果一个人能坚守节操而坚韧不挠,施行仁义时受人诽谤而不愠不怒,即使被人误解、猜疑,仍然犯难涉险,不苟且求全,见到利益而不随便去获取,这样的人就是人中之杰。”

《孔子家语》说:“过去,英明的君主必定对天下的名士都了如指掌,既知道他们的名声,又会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然后授予他们相应的爵位,这样天下就会得到好的治理。”孔子在这里所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孔子家语》论述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