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最仗义的好汉(梁山的义气)
梁山,称得上“仗义”的还真没几个,不信您瞧~
看过水浒的人都知道,仗义是书中宣扬的主题之一。那么,什么是仗义呢?我决定查下辞海。仗义:主持正义。如仗义执言,仗义疏财。
看了这个解释,我傻眼了。按照这个说法儿,梁山好汉中够的上仗义的,怕是寥寥无几了!于是,我只好拓宽思路,本着我对书中的仗义及仗义人士的理解,将水浒中的仗义划分为三个层次。
1、朋友之间的仗义,代表人物:朱武,杨春。
2、具有同情心的仗义,代表人物:石秀,柴进,王定六。
3、主持正义的仗义,代表人物:鲁智深,武松,史进,朱仝。
看到这儿您或许问了:这三个层次中咋都没有晁盖?宋江?晁盖吗,只是在书中一冒头时被这么介绍了几句:原来那东溪村保正姓晁名盖,祖是本县本乡富户,平生仗义疏财,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赉助他起身。然而直到他死,也没有看到他有啥仗义的举措。至于宋江同志,我已经单独把他介绍透了。哪位朋友有兴趣,可在我前面发的文中去看。
这里,咱首先说说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仗义之士:朱武、杨春。当初,朱武、杨春、陈达在少华山聚义,现摘录一段如下: 朱武当与陈达、杨春说道:“如今我听知华阴县里出三千贯赏钱,召人捉我们。诚恐来时,要与他厮杀。只是山寨钱粮欠少,如何不去劫掳些来,以供山寨之用,聚积些粮食在寨里,防备官军来时,好和他打熬。”
跳涧虎陈达道:“说得是。如今便去华阴县里先问他借粮,看他如何。”
白花蛇杨春道:“不要华阴县去,只去蒲城县,万无一失。”
陈达道:“蒲城县人户稀少,钱粮不多,不如只打华阴县,那里人民丰富,钱粮广有。”
杨春道:“哥哥不知,若去打华阴县时,须从史家村过。那个九纹龙史进是个大虫,不可去撩拨他。他如何肯放我们过去?”
陈达道:“兄弟好懦弱!一个村坊过去不得,怎地敢抵敌官军?”
杨春道:“哥哥不可小觑了他,那人端的了得。”
朱武道:“我也曾闻他十分英雄,说这人真有本事,兄弟休去罢。”
陈达叫将起来,说道:“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他只是一个人,须不三头六臂,我不信。”喝叫小喽罗:“快备我的马来。如今便去先打史家庄,后取华阴县。”
朱武、杨春再三谏劝,陈达那里肯听,随即披挂上马,点了一百四五十小喽罗,鸣锣擂鼓下山,望史家村去了。
结果呢?到那就被史进生擒活捉了。
得知陈达被擒,朱武无奈之下想了条苦计,同杨春一起来到了史家庄,跪在那里,双眼噙泪,求史进将他俩一起绑了送官,以达到当初聚义时哥仨发过的“不求同日生,只求同日死”的誓言。史进被哥俩的仗义之举所感动,不仅没抓他俩,还放了陈达。虽说此举是条计谋,但并非没有风险。
1、他们与史进素昧平生。
2、三人头上毕竟还悬着三千贯的赏钱。
倘若史进不买账,用朱武的话说: 我有一条苦计,若救他不得,我和你都休。明知去了可能会死,可还是以死相救,这便是朱武、杨春的仗义!
前些天,我在“悟空问答”上回答过一个问题:“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下面,咱们看看要是把这事儿搁在今天,按照此种说法,又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
得知陈达被擒,朱武骂道:“这混蛋玩意,不知自己吃几碗干饭,说还不听,这下儿玩儿完了吧!
杨春应道:“本事不济,还瞎逞能。”
朱武又道:“这事儿可怨不得咱们,咱可不是没拦他。”
杨春接道:“不听劝不说,还骂咱俩呢。”
朱武:“兄弟,你看这事儿咋办吧?”
杨春:“都这模样儿了,还办个屁呀!要我说,自找的,活该!”
朱武:“你说这小子要是万一逃出来,他还有脸回来吗?”
杨春:“他回来个屁呀,三千贯赏金,史进能让他跑了?除非史进也是个傻瓜。”
朱武端起了碗,慢慢的呷了几口酒,望着杨春说道:“兄弟,原来他是老二,你是老三,从今儿起,你可就是老二了,你说说,咱平时打劫分给他的那些个金银财宝咋处理?”
杨春:“您是大哥,我都听您的,您说咋处理就咋处理。”
朱武:“那……咱俩一人一半儿?”
杨春:“不、不、不,您是大哥,您拿六,我拿四。”
朱武道:“既然我是大哥,那就听我的,一人一半儿了吧。”
杨春:“那我就听大哥的了,谢谢大哥了。”
朱武招呼几个小头目过来,对他们说:“陈达不听劝,彻底挂了。以后三当家的就是你们二当家的了,你们过来拜一下,完了宰几只羊,咱们给二当家的庆贺庆贺。”
杨春:”谢大哥啦。”然后转回头,对几个小头目说道:“大家都记住,从今儿起,咱们处处都得听大哥的话,否则,陈达这小子就是个例子,大家记住了没有?小头目们:“记住啦!”
朱武:“走,宰羊喝酒去!”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梁山,称得上“仗义”的还真没几个,不信您瞧~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