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秦晋之好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秦晋之好是贬义词吗)

秦晋之好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过去呀,这个名门望族,两家关系好,经常通婚,习惯性地会用到一个词,秦晋之好!一个是呢,显示自己两家的实力,再者呢,形容两家处的关系,意思就说,这么有实力的两家好的跟一家一样,以此在外人面前树立威信。所以,人们一度把秦晋之好这个词儿形容为褒义词。其实,如果你追根究底,你就会发现,这个词儿把人们给愚弄了。

为什么说被愚弄?咱就得介绍一下这个词的来历。春秋时期,晋国的晋献公贪恋美色,就立了年轻妃子的儿子奚齐为王。把太子申生给杀了。晋献公另外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害怕了,生怕自己也遭遇不测,俩人跑了!夷吾呢就逃到了秦国。当时秦晋联姻,晋献公的女儿夷吾的姐姐伯姬嫁给秦穆公了,所以,夷吾就等于来到姐夫家避难来了!秦穆公对这个小舅子很好,处处予以照顾。

晋献公死了以后,这夷吾暗地里安排人把刚登基的新君给杀了,他向秦穆公借兵,帮助自己平定晋国,成功之后,这夷吾也说了,不让姐夫白忙活,送城池五座!秦穆公一看有便宜可占,好事啊!慨然应允,让大将公孙枝带兵三千,帮着夷吾当上了晋惠公。事儿成了,该给“劳务费”了,啥时候给城啊?得!这晋惠公夷吾不认账了!把头摇得跟不楞鼓似的,没这事儿!你们帮我纯属自愿,就是志愿者,你见过志愿者给钱的吗?

嗬!把秦穆公气够呛,好!断交!两国断交了!时间不长,晋国闹旱灾,晋国扛不住了,这夷吾脸皮也厚,找秦穆公这个姐夫借粮,行行好吧,我可是小舅子!好话说了一箩筐!秦穆公心也软了,不管怎么说是亲三分相,拉一把吧!把粮借了!

可是转过年来,秦国大旱,让晋国还粮的时候,这夷吾翻脸不认人,不但不还,还把秦国大肆地羞辱了一番!这下秦穆公生气了,欺我太甚,收拾他。派出宰相百里奚带兵到晋国把夷吾给抓了。这回夷吾老实了,不但答应割地赔款,还把自己的儿子公子圉作为人质送到秦国。秦穆公也是觉得这公子圉有利用价值,就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公子圉,让外甥变女婿,亲上加亲。几年以后,夷吾死了!公子圉趁着秦穆公没注意跑回晋国,当大王了!

好!这位,跟他爹一样,制定国策,和秦国断绝一切来往。媳妇我也不要了!秦穆公这气,心说怎么晋国竟出这样忘恩负义之人呢?不行,秦穆公不死心,他又把夷吾的兄弟落魄的重耳接到秦国,把公子圉的媳妇自己的女儿怀嬴又嫁给重耳。这下等于是侄儿媳妇嫁给叔叔了!你说也不嫌乱!在秦穆公的运作之下,重耳赶走了公子圉,成为了晋文公!这可是一代霸主啊!秦穆公认为这下可以如愿以偿了呢?嘿!这重耳和他哥哥和侄子策略一样,他对秦国更狠,指定的国策。老死不与秦国往来!这更厉害这个!秦穆公连生气带窝火。眼见着晋国一天天强大,秦穆公气的窝憋死了。

这就是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不用说,也能看出来,联姻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益,相互利用,面上关系可了好了,背地里勾心斗角,甚至于不惜兵戎相见。所以说,这秦晋之好看似褒义词儿其实应该说是贬义词更贴切一点。当然,如果要把它改成秦晋之争这就更直观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秦晋之好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