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旅游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啥意思(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意思)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啥意思(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意思)

鸳鸯,著名的观赏鸟类,雌雄常在一起。人们见到的鸳鸯,都是出双入对,所以被看成爱情的象征,经常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

以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诗中有“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赞美了美好的爱情。

崔豹的《古今注》中说:“鸳鸯、水鸟、凫类,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说它“终日并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或曰:雄鸣曰鸳,雌鸣曰鸯。”也有人认为“鸳鸯”二字实为“阴阳”二字谐音转化而来,取此鸟“止则相偶,飞则相双”的习性。自古以来,在 “鸳鸯枕”、“鸳鸯剑”等词语中,都含有男女情爱的意思,“鸳鸯戏水”更是中国民间常见的年画题材。

鸳鸯经常成双入对,在水面上相亲相爱,悠闲自得,风韵迷人。它们时而跃入水中,引颈击水,追逐嘻戏,时而爬上岸来,抖落身上的水珠,用桔红色的嘴精心地梳理着华丽的羽毛。此情此景,勾起多少文人墨客的翩蹁联想,唐朝李白有:“七十紫鸳鸯,双双戏亭幽”,杜甫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孟郊有“梧桐相持老,鸳鸯会双死”,杜牧有“尽日无云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苏庠有“属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以及“鸟语花香三月春,鸳鸯交颈双双飞”等。崔珏还因一首《和友人鸳鸯之诗》而名声大振,被称为崔鸳鸯。

鸳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爱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陪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

所以人们常将鸳鸯的图案,绣在各种各样的物品上,送给自己喜欢的人,以此表达爱意。

《鸳鸯》

--唐·皮日休

双丝绢上为新样,

连理枝头是故园。

翠浪万回同过影,

玉沙千处共栖痕。

若非足恨佳人魄,

即是多情年少魂。

应念孤飞争别宿,

芦花萧瑟雨黄昏。

《和友人鸳鸯之什》

--唐·崔珏

翠鬣红衣舞夕晖,

水禽情似此禽稀。

暂分烟岛犹回首,

只渡寒塘亦共飞。

映雾乍迷珠殿瓦,

逐梭齐上玉人机。

采莲无限兰桡女,

笑指中流羡尔归。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啥意思(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意思)

《鸳鸯》

--唐·罗邺

红闲碧霁瑞烟开,

锦翅双飞去又回。

一种鸟怜名字好,

尽缘人恨别离来。

暖依牛渚汀莎媚,

夕宿龙池禁漏催。

相对若教春女见,

便须携向凤凰台。

《长安古意》

--唐·卢照邻

梁家画阁中天起,

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

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

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啥意思(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意思)

《鸳鸯》

--唐·杜牧

两两戏沙汀,长疑画不成。

锦机争织样,歌曲爱呼名。

好育顾栖息,堪怜泛浅清。

凫鸥皆尔类,惟羡独含情。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