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是干什么的(荀彧 这两个字念什么)
荀彧家族的三纲,荀彧忠于汉,荀爽坚持孝,荀采誓死不改嫁
三国时期的荀彧一家人都不简单,荀彧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为大家所熟知,但是荀彧的父亲一辈在当时则更加出名,被人称为荀氏八龙,荀氏家族成员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不凡的成就。
荀彧是荀子的后代,而荀子又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可以说荀氏家族跟礼有莫大的缘分,三国时期的荀彧已经是荀子的十三世孙,但家族的人有各自的坚守,其中有三个人与后世的三纲刚好吻合。
君为臣纲,荀彧忠于汉
众所周知,荀彧在曹操的崛起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虽然荀彧没有走到前线替曹操出谋划策,但他承担了曹操集团的后勤工作,让在前线打仗的曹操没有后顾之忧,还有充足的粮草,荀彧可谓居功至伟!
对于历史不了解的同学可能会把荀彧当成是曹操的利益集团一员,其实这么说也对也不对,应该说不严谨,最初的曹操也不是为了篡汉,他和荀彧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匡扶汉室。
而荀彧有着坚定的信念,他为曹操服务最初是合作,为了汉室能中兴,但随着曹操势力日益增大,曹操的野心也越来越大,而此时曹操跟荀彧的矛盾出来了,荀彧是反对曹操僭越的举动的。
就在曹操想要封魏王加九锡的时候,两个人的矛盾达到顶峰,最终荀彧因此而死,有说是忧郁而死,有说是被曹操毒死,不管哪种说法,荀彧都是内心终于汉的,并且没有见到曹操称魏王的时刻,虽然说多多少少有一些自欺欺人的感觉,但这也是荀彧表达对汉室忠心的一种方式。
荀彧是做到了君为臣纲,虽然多少有那么一点无奈,这个无奈更多的是曹操没有能跟自己一样致力于恢复汉室的荣光。
子为父纲,荀爽坚持孝道
荀爽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熟悉,他是荀彧的叔叔,在当时荀爽比荀彧更加有名,在颍川郡流传有“荀氏八龙,慈明(荀爽字)无双”的评价,说的就是荀爽。
荀爽打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十二岁的时候就读懂《春秋》、《论语》,当时的名臣杜乔见到十二岁的荀爽,跟他交流了一番,就交口称赞,并且说荀爽可以当其他人的老师了,可见对荀爽的评价之高。
荀爽得到这样的评价之后并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更加的深入的研究这些经典著作,是标准的宅男,村里有什么婚丧嫁娶、春游活动什么的叫他,他都不去,朝廷了解他的学术水平,征召他做官,他也不去,就在家里认真研究典籍。
荀爽第一次做官,也是因为别人因为他的至孝而举荐他,他做了郎中以后上书请求进孝道,行三年之丧,正男尊女卑之义,表达完自己的观点就飘然而去。
荀爽不仅建议朝廷推广孝道,自己也以身作则,之前袁逢举荐他做官,但荀爽没有应召,袁逢死后,荀爽为之服丧三年,给当地人做了很大示范,当地人都纷纷效仿,成为习俗,可见荀爽对孝道推广的决心和影响。
荀爽对汉朝也是忠诚的,董卓专权非常残暴,荀爽当时在朝廷做官,联合司徒王允等人一起共举大事,恢复汉室的权威,但还没行动荀爽就病死了,荀爽一生著作颇多,有《礼》、《易传》、《诗传》、《尚书正经》、《春秋条例》等多本著作。
总体来说,荀爽推崇孝道,同时也有忠君爱国的思想,还有男尊女卑的思想,这几乎可以说是三纲的最初版本了。
妻为夫纲,荀采为夫守节
荀爽遵循男尊女卑,但在当时的汉朝,为夫守节的观念还没那么深入人心,即使是荀爽这样推行孝道的人,也认为女子改嫁没什么大问题,但是荀爽的女儿荀采却有自己的坚持。
荀采继承了荀爽的才华,从小就聪慧敏捷而有才艺,荀采十七岁的时候嫁给阴瑜,十九岁的时候生了一个女儿,但没过多久阴瑜去世了,荀采还很年轻,二十多岁大好的青春年华,但荀采并没打算再嫁,不过她很担心,担心父亲荀爽会将他改嫁。
果然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同郡人郭奕死了妻子,荀爽答应将荀采嫁给他,但是荀采不同意,不肯回娘家,是荀爽骗荀采说自己病了才把荀采骗回家,但荀采以刀相威胁不肯改嫁,荀爽命人夺下刀,让人看护好荀采,将荀采嫁到了郭奕家。
荀采一开始装的很高兴,但是洞房花烛夜的时候,荀采就跟郭奕聊天,谈自己的理想和坚持,天南海北想到什么聊什么,就这样两个人聊了一夜,郭奕很害怕她,同时也敬佩她,因此没有强迫她。
第二天,郭奕让人准备给荀采洗澡,荀采进了房间关上房门,要服侍的人暂且回避。然后用粉在门上写下:“尸还阴。”“阴”字没来得及写好,她害怕有人来,就用衣带自己缢死了,荀采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为死去丈夫守节的想法,这在后来的明清时期那是要立牌坊的。
荀彧一家人不愧是荀子的后代,无论男女都有自己的坚持和理想以及成就,一家人的坚持能够跟三纲五常吻合,可见这个思想在古代是多么的根深蒂固,直到明清固定下来更加无法改变,时代再进步,有些好的传统需要坚持,但是有些糟粕是要丢弃的。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荀彧家族的三纲,荀彧忠于汉,荀爽坚持孝,荀采誓死不改嫁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