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古代十二时辰的别称(十二时辰在古代怎么说)

高考文常考点:古代十二时辰的各种叫法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古代十二时辰的别称(十二时辰在古代怎么说)

日晷

  那么古代十二时辰和现在的时间怎么对应呢?

  23~1 :子时、 三更(三鼓、丙夜)、夜半

  1~3:丑时、四更(四鼓、丁夜)、鸡鸣、荒鸡

  3~5:寅时、五更(五鼓、戊夜)、平旦、平明(黎明前)

  5~7:卯时、日出

  7~9:辰时、食时

  9~11:巳时、隅中

  11~13:午时、日中

  13~15:未时、日昳déi、日仄

  15~17:申时、中晡bū、晡时

  17~19:酉时、日入

  19~21:戌时、一更(一鼓、甲夜)、黄昏

  21~23:亥时、二更(二鼓、乙夜)、人定

在高中只积累到这些,可能各地还有别的叫法。

古代十二时辰的别称(十二时辰在古代怎么说)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高考文常考点:古代十二时辰的各种叫法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