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还原历史的真相的意义(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还原历史,以正视听

不同于《明朝那些事》嬉笑怒骂的叙述方式,《南明史》更严谨,更沉重,对于清军在多个地方的屠城、劫掠一空,恐怕不能采取调侃、戏谑、轻松的写作方式,顾诚的写法更尊重历史,符合读者的心里需求,毕竟清军入关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侵略。

作者顾诚,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当代公认的明清史大家。

翻开《南明史》,不觉被吸引,书中的论述有理有据,引用大量的史学书籍,多方印证,努力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颠覆了我心目中那些历史人物的形象。

一、史可法

相信大多数人都认为史可法是抗清英雄,我也不例外,因为我们小时候学的语文书中,经常有他的影子,依稀记得当年的哪位作家还遍寻他的衣冠冢,去参礼膜拜,对他的崇拜由此可见一斑。

但在这本书中,作者对他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佐证以大量的史书典籍,颠覆了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在继统问题上,史可法由于属于东林党人,害怕福藩继统后翻案,左右为难,最后采取折中,决定迎立桂藩,却被马士英抢先立了福藩,自己被挤出权利中心。

在弘光朝廷中,大家都坚信清军入关是为了打击大顺军,他们则可以采取“借虏平寇”的措施,联合清军打击大顺军,没有认识到当时民族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上升为汉民族与满清之间的矛盾。史可法作为弘光朝廷的中心人物,缺乏雄才大略,不能认清形势,心存幻想,在朝中,总想着处处应付,八方妥贴,最后却落得个事与愿违。在关键时刻的关键问题上一错再错,事实证明,弘光一朝的大臣当中没有一个定邦安国之材。

东林党人一直以清流自居,从来不肯承认自己的私心,将弘光朝廷的覆亡归结于马士英之流,似乎事情全坏在马阮乱政,掀翻逆案,正人君子联袂而去,众小人翩翩入朝。这种观点由黄宗羲创立的浙东史派发扬光大,流传三百年,至今尚未廓清。

但从该书的史籍证明,史可法与马士英之间的差异比后来的许多史学家想象的要小得多,他们两人的品质高下主要是在个人操守方面,而在基本政策上并没有多大分歧,都是“联虏平寇”方针的赞决者。

至此,史可法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轰然倒塌。

二、李自成

虽然《南明史》主要讲的是明朝后期的抗清历史,对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讲的比较少,但由于大顺军一直活跃在抗清的战线上,就不得不对其有所交待。

在我的印象中,李自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顺军入京后的烧杀抢掠,急于享受荣华富贵才导致失败的。但从这本书的描写看来,远不是这么回事。

当时李自成进京仅仅20多天后就被迫退出了北京城,史籍记载大顺军纪律严明,20多天的享受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只要把当时两个问题处理好了,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一是他应当认识到辽东兴起的满洲贵族建立的清政权是同大顺政权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加强针对辽东的防务时新生的大顺政权的关键。二是在汉族文官武将大批倒向自己的情况下,大顺政权必须在政策上做出重大调整,尽量缩小打击面,由打击官绅地主改为保护他们的利益。而且这两者是相互关联。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当时的形势,并顺应时势改变政策,导致在民族内部没有形成合力抵抗清军的入侵,才导致的失败。老百姓的拥护很重要,但如果没有管绅士民等有威望的人的领导,老百姓往往是一盘散沙,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

作为农民出身的我,其实很理解李自成以一贯之的做法,因为出身的局限性,造成不能高瞻远瞩、认清当前形势是正常的,由于思想道德方面的简单、直接、怜悯,要求其改变策略也是困难的,除非他已经改变了自己的阶级立场。

看完这本书,不觉扼腕叹息,清军入关后对汉族的杀掠、屠城简直罄竹难书,使人不觉泪目;南明朝廷内官员偏于一隅、醉生梦死、党争不断,争权夺利,没有哪位文官武将站在民族的高度,站在朝廷的高度力挽狂澜、奋发图强,终至覆亡。

纵观南明的历史,反清复明,军阀混战,人民涂炭,南明朝廷昏庸无能,满清贵族滥杀无辜,大顺军在两者之间左右摇摆,百姓处处饱受磨难。

整个南明史,可以元代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的最后一句作为总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还原历史,以正视听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