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食

五百年前的那段对话到底在说什么呢(五百多年前)

五百年前的那段对话到底在说什么

《传习录•钱德洪录》:

阳明先生游南镇(今浙江会稽山)。

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五百年前的那段对话到底在说什么呢(五百多年前)

这是传习录中有名的一个桥段,两句简单对话,极有画面感,却玄奥难解。

要想明白其中真义,需要弄清王阳明心学的基本概念。

阳明先生晚年将其思想概括为四句话,即“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他证得并指出,心是无善无恶的。此心是指人的真心,非世人常说的心。世人多将情绪、欲望、观念、念头等当成心,这个心是生灭不定的。

真心不动不静、恒久常在,是升起各种世俗心的那个本体之心。真心如镜,物来显像。

《传习录》中,阳明先生多次与学生和朋友进行对话或写书信文章,不厌其烦阐明这个真心。他说,心不是那团血肉,如果是的话,人死了那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

他还说,人能看见东西的并不是眼睛,眼睛只是一个工具。同理,人的味觉、触觉、听觉也只是借助舌、身、耳等来实现,但真正起作用的是人的真心,因此不要“贵目贱心”。

这个心就是真心本心。它无形无相,不染一尘,亦无一物可得。故说心如太虚,廓然无尽,无物不包。

我们看见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内心显现的影像,我们对一切事物的认识都是内心的判断,我们认定的一切理念都是内心的思维。内心的一切都是变幻不定的,都是活生生的。

一切的所见所想所觉所知,都是真心在起作用,所有空间的一切都是心的显现。只要我们有可能见到就说明它不在心外,如果它真在心外那就不可能被见到。

回到开头,朋友问王阳明,花明明长在山岩那里,与我们的心有什么关系,怎么能说“心外无物”呢?

王阳明的回答大意是,岩中花本自存在的状态是寂然不动的,其本身并无所谓的鲜艳与不鲜艳。未看到花前,也就是我们的心未动念时,也是寂然不动的。我们来看花时,心中刹那间生成了花的影像,才以为看见了鲜艳明亮的花。所以阳明先生回答说“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阳明先生常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生万法,这是指心的本真的中道状态,也就是“中庸”。因为,真心(心体)无善无恶,无有一物,能起一切作用,能知一切事(因一切事都是心体上的投影显像),能分辨善恶妍媸,良久常在,但是,一旦变成语言和文字,就变成了僵死的,就成为执着,就如灰尘把镜面遮盖住了,就生成了妄想妄念。只要不执着,随生随灭,所以不会遮蔽。故儒家说要诚意、格物(格去私念物欲)、致知。

如看花,看到了就是看到了,感觉鲜艳明亮也是心体本觉反应,但如果进一步作意,想要去摘了花占为己有,就是不应该了,因此去要诚意、格物,使心时常不离“中庸”“中道”。

“中庸”“中道”不是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而是什么都不执着,是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是活生生地运用心的功能处理事情的状态。

这也就是阳明先生主张的致良知,让真心的本知做主,克服习气染著,不执着意念(心体显现的影像)为真,摆脱喜、怒、哀、乐、惧、欲等控制牵引,遣荡心中的弱懦、自私、狭隘、虚伪、欲望、邪恶等渣滓粘滞,获得生命(真心)原本的广大庄严伟岸。这也许就是阳明先生奔走呼告致良知的立论基点,也是五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探究这个话题的意义所在。

儒家讲的中庸、诚意、致知,佛家讲的佛性、真如、如来藏,道家讲的道 ,都指归同一个东西,即本体本元,——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心”。

五百年前的那段对话到底在说什么呢(五百多年前)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五百年前的那段对话到底在说什么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