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宝钗黛玉成为金兰的关键事件(宝钗黛玉互剖金兰语)

宝钗那么虚伪阴险,黛玉却与她结金兰,是太愚蠢还是太虚伪?

这一篇是专门写给那些不遗余力地说宝钗虚伪阴险的人,我只想对你们提出一个疑问:面对如此虚伪阴险的宝钗,黛玉居然与她“互剖金兰语”,而且从此对宝钗直呼“姐姐”,亲昵得好像家人一般。到了第六十二回,一向喜洁的黛玉,居然喝光了宝钗漱过口的茶水。那么,黛玉是因为太过愚蠢,看不清宝钗的虚伪阴险,还是太过虚伪,在和宝钗做戏?

宝钗黛玉成为金兰的关键事件(宝钗黛玉互剖金兰语)

说黛玉太愚蠢吧,可她有颗七窍玲珑心,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不得不说,聚焦于贾府的聪明人很多,正如贾宝玉的疑惑:“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果他要知道这十二个女子都出自他家,他会更加疑惑。但是,即便是“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都在贾府,但真正被作者认证为“心较比干多一窍”的却只有黛玉一人。

也就是要,要论聪明悟性高,非黛玉莫属,没有什么阴谋诡计是她看不穿的

正是因为黛玉聪明悟性高,她在六岁初进贾府时,就能通过贾母的一句“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马上改了口径,不再说自己“刚念了《四书》”,改为“些须认得几个字”。

还有尤二姐被王熙凤赚入大观园,大家都以为凤姐突然转性应得贤惠时,书中说“然宝、黛一干人暗为二姐担心”,指出黛玉看穿了王熙凤的阴谋。

拥有这份聪明劲,居然看不清宝钗的虚伪阴险,频频上当,不但对宝钗”剖金兰语“,把心完全交托出去,而且接受了宝钗送来的燕窝,每天熬粥喝,丝毫不担心阴险的宝钗在燕窝中做手脚。

是这份聪明劲突然消失了吗?

宝钗黛玉成为金兰的关键事件(宝钗黛玉互剖金兰语)

不,聪明是天赋,除非出了意外脑子坏掉了,比如高烧不退烧坏了,或者摔了跤磕坏了,否则,这份聪明劲不会凭空消失。

但是,从文本来看,黛玉既没有过持续的高烧,也没磕碰过,那么脑子是不会无缘无故坏掉的。

那么,是黛玉太虚伪有意和宝钗做戏吗?可是,她一直是个真性情的人啊!

要说黛玉虚伪做戏也是可能的,面对虚伪阴险的人,虚与委蛇与之周旋,这是聪明的人的一种智慧。以黛玉的聪明,她完全可以做得不露痕迹。

所以,她完全可能在宝钗”兰言解疑癖“之后,假装对宝钗服气,假装对宝钗”剖金兰语“,骗取宝钗的信任,骗取宝钗的燕窝。然后,她进一步骗取薛姨妈的慈爱,打入薛家,以打探薛家的阴谋。

宝钗黛玉成为金兰的关键事件(宝钗黛玉互剖金兰语)

包括强忍内心的厌恶而喝下宝钗的漱口水,都是黛玉的心计,就为了骗取宝钗的信任。

最终,她一举戳穿了宝钗的画皮,揭开了薛家的阴谋,真是大快人心,爽之又爽。

可是,黛玉的人设不是真性情吗?她可是从来不会隐忍的,脾气来了想发就发,悲从中来马上就哭,怎么会这么有心计以虚伪去对抗虚伪?

可是,她与宝钗“互剖金兰语”是作者明写的,她主动要认薛姨妈为娘也是作者明写的,她“赶着宝琴叫妹妹”还是作者明写的,她喝宝钗漱口剩下的茶水更是作者明写的。还有她要把饭端了去和宝姐姐一起吃,“大家热闹些”,还是作者明写的。

宝钗黛玉成为金兰的关键事件(宝钗黛玉互剖金兰语)

该如何解释黛玉的这些行为呢?她到底是脑袋坏掉了失去了聪明太过愚蠢看不清宝钗的虚伪阴险,还是她一边立真性情的人设一边虚伪做戏应付宝钗和薛家?

聪明的你们,谁来告诉我,答案是什么?

相关阅读:

《红楼梦》|黛玉爱干净,却喝了宝钗的半杯剩茶,这个情节有深意

《红楼梦》| 宝钗为何建议黛玉吃燕窝?真相总是很残酷!

黛玉易得,宝钗难求,得宝钗而失黛玉,让宝玉“意难平”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宝钗那么虚伪阴险,黛玉却与她结金兰,是太愚蠢还是太虚伪?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