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道德经,不争(道德经的不争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不争思维”第二十二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 xiàn ]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 jīn ]故长[ zhǎng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道德经,不争(道德经的不争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不争(道德经的不争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不争(道德经的不争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不争(道德经的不争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不争(道德经的不争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不争(道德经的不争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不争(道德经的不争是什么意思)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可以弯曲的才能保全,往反方向用力,才能把弯的东西直过来。只有低洼的状态存在,才有充盈的可能。保持热爱,才能有精进的动力。遵循形势,获得我们应该获得的部分,而不要欲望太多,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想拥有的太多,就会心生贪念,贪念使人迷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zhǎng ]。每件事情的形成都有它内在运行的规律,领导者要遵循这样的规律。要达到环境的自在、他人的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自我表现自己,不要刻意去体现比别人高明、优越和出众;

2、不自我肯定自己,不要刻意表现出自己都是对的。要给别人留有空间,更不能给人以自以为是的感觉;

3、不妄自菲薄,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有担当,要表现出韧性十足,内心坚定、不自卑;

4、不端架子、不自傲,不表现出“伪”。

这才是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做人的根本之一(抱一)。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会给他人带来不好的感受。这会引起他人的内心的不满和抵触,产生对立状态。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老子”不是反对争(明、彰、有功、长),只有让自己不陷入争(自 见、自是、自伐、自矜)的状态,才不会有人与之相争。古人所说的曲则全者,这难道是虚言吗!所有的事物都归于此道。

备注

曲则全者:古人所说的曲则全者,并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事物本身多变,我们更应该按照形势,遵循规律,灵活多变,顺势而为。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道德经》“不争思维”第二十二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