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尚书·大禹谟》(《尚书.大禹谟》)

《尚书 - 大禹谟》:大禹、伯益、舜帝的三人谈话

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

益曰:“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禹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禹曰:“于!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动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

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尚书·大禹谟》(《尚书.大禹谟》)

上古时代

注释

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大禹的名字),敷(治理)于四海(天下四方),祗(zhī)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上古及三代的部落首领及君王均称为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yì),黎民敏德。”

帝曰:“俞!允(的确,正是)若(像)兹(代词,这样,如此),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天下四方氏族部落)咸(都)宁(安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

益(人名,伯益,传闻其在舜时担任虞官一职)曰:“都!帝德广(大)运(远),乃圣乃神,乃武乃(这样)文;皇天(对天帝的称呼)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禹曰:“惠(顺)迪(道)吉,从逆(影响)凶,惟影响。”

益曰:“吁,戒哉!儆(jǐng,警戒)戒无虞(失误,过失),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禹曰:“于!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六府三事。六府指的是水、火、金、木、土、谷。三事指的是正德、利用、厚生。)惟叙,九叙(九功各自按照其秩序来进行,不可打乱常法。)惟歌。戒之用(以)休(美),董(督)之用(以)威(畏),劝之以九歌(蔡沈说:“此《周礼》所谓‘九德之歌,九韶之舞’”),俾(bǐ使)勿坏(败坏)。”

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译文

考察古代的事,大禹名叫文命,他治理天下,恭顺地秉承天帝之意。他说:“君王知道担任君主的辛苦,臣子知道臣子的辛苦,政事就能够处理得好,百姓就可以致力于提升自己的修养德行。”

舜帝说:“对呀,正是如此,善意的言论不应当有所避讳,贤人不应当被遗留在民间,天下各地也就相安无事了。采纳百姓的意见,舍弃自己的观点,遵从他人的正确见解,不去虐待那些无依无靠的人,不冷落那些贫困潦倒的人,如今只有尧帝能做得到。”

伯益说:“啊,尧帝的德行影响广大深远,如此贤明,神圣,威严,英华;上天眷顾他,赐予了他福命,让他能够成为天下的君王。”

大禹说:“恭敬地履行善道就能够吉祥,履行恶道就要面临凶险,就如同影子出于形体,回响出于声音一样。”

伯益说:“啊,警戒啊,要谨慎警戒不要出现失误,不能舍弃法度,不能肆意游乐,不能过度享乐。任用贤人不可三心二意,铲除恶人不要犹豫,犹豫的计划无法成功,各种思考要深远全面广泛。不要违逆常理来谋求百姓的称赞,也不要违背百姓的意愿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如果不懈怠,不荒废政事的话,周围各氏族部落的诸侯各国都会来称臣归附。”

大禹说:“唉,君王要认真思考啊,德可以让政事变得美好,美好的政事可以让百姓生活安定美满。水、火、金、木、土、谷六府之事要管理得当;端正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这些德行,发展好百姓民生的各项事务,给予百姓衣食,让百姓可以吃饱、穿暖。如此让正德、利用、厚生这三件事配合实行。六府三事这九功应当按照常理有序进行。九功得以有序进行,百姓就会赞扬歌颂君王。用美好的事物来劝诫百姓,用威罚来督察百姓,用九德之歌来劝勉民众,不要让他们败坏德政。”

舜帝说:“正是如此,水土得到治理,万物得到生长,六府三事确实能够按照常理有序地进行,这造福万世的功业,都是您的功劳。”

《尚书·大禹谟》(《尚书.大禹谟》)

上古时代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尚书 - 大禹谟》:大禹、伯益、舜帝的三人谈话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