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逍遥之游,心灵的自由(庄子心中的逍遥)
《庄子》:内心的逍遥,需要摒弃外形的束缚,把万物归一
《庄子》:内心的逍遥,是建立在忽略外形的基础上,这次摒弃主观情绪的洒脱。
事物是以不同的层面存在的,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主观的,一个是客观的。
在主观的世界里面,你看到的事情,你所理解的事情都是以主观情绪,主观的认知为角度,呈现出的一个色彩。
而客观的,则是本身存在的一个问题。
比如说我们之前有一些文章就聊到了要摒弃主观的情绪,以客观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看透物体的本质,还原物质本身的一个规律。当你符合那个规律的时候,人生才能活得顺风顺水,因为你符合了事物的本质状态。
在这之前,我们甚至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说一个人的原生状态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很差,不足以给他提供更好更优越的条件,但是他还想过着奢侈的生活,那么这样的一种情况,就是因为主观情绪太过于浓重,而导致让自己的行为不符合客观事实。
而我们今天所聊的理念,就是在符合客观角度的基础之上,来达到内心的洒脱。
在《庄子》这一本书之中,有一篇章就做“德充符”。
所谓的德充符,就是庄子认为只要道德完美,认识到真正的道,符合事物真正的规律,不要把自己的思维放在外在的层面,就能达到真正的逍遥,一切顺其自然合于自然,就能进入一个不一样的层面。
比如《庄子》这本书中的德充符,第一篇文章就是借由鲁国一个断了脚的人,叫做王骀,来举的例子。
王骀和孔子,在那个时期都是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的学生在鲁国各占一半,甚至有人说他的才能和孔子不相上下。孔子就说这位先生是个圣人,我还要去向他请教,还要拜他为师呢,我还要引导天下的人向他学习。
那么究竟孔子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思想,会认为王骀是他的老师呢。
孔子的原话说: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孔子的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死生是一件大事,但是却不能改变他的心境,就是天塌地陷,也不会与天地一起灭亡,他审视自己没有瑕疵,而不与万物一同见一面,主宰万物化育而守住大道的宗本不变。
孔子说,就像王骀这样的人,不知道耳朵眼睛适合什么样的声音和色彩,让自己的心可以自由自在的遨游在忘形忘情的境况当中,外物看到他同一方面,却看不到他因为失去而引起差异的一面,看到他失去一只脚,就好像是落了土块一样。
孔子所说的,他想要拜王骀为师,就是因为虽然说王骀失去一只脚,但是它的内心层面状态,能够达到忘形忘情,不在乎外界的一些状态,而在乎的是自己的内心。
孔子还说:人不能从流水中照见自己,只能从静水中照见自己,唯有静止之物方能止住众多的求静之物。
上面所说的是选自《庄子》中的这一篇文章,庄子在其中就是借由了孔子对于王骀的一种态度,来表达了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就是万物归一的理念。
所谓的万物归一,就是不以主观的情绪去评判万物,把万物都是做一个同,同一个方面的智慧。所以说一件事,当你忘形忘情的时候,即便是外界产生什么变化,那么对于你来说也是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的。
好像在这一篇文章中举的例子,王骀是本书中的一个智者,但是他只有一只脚,形骸不全,而庄子把他视作道家的典型人物,因为他领略了不言之教,也就是所谓的忽略了外在的外形,达到了一,也达到了道的状态。
我们可以借由这样一种智慧,来达到自己修心的状态,有的时候太在意外界的一些东西,所以外界的东西得到失去的时候,都会给自己产生心里的落差和痛苦,而这些认为外界的东西都是因为自己主观情绪上产生的一种概念。
比如说很多人执着于容貌,衣着,甚至家庭背景,和别人相比的时候,如果出现落差就产生痛苦和沮丧的感觉,真的不够自信。
所有的行为都是因为你主观的情绪,产生了对于外在事物的一个执念,得到和失去,对于你来说都是一种痛苦。
我们应该学习庄子中所列举的王骀的一种对待人生的智慧,忽略外事外物,才能够真正得到一种洒脱。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庄子》:内心的逍遥,需要摒弃外形的束缚,把万物归一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