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常心看世界(以平常心看待一切)
《道德经》:以平常心看淡无常事,才能避免世俗祸患
道德经:以平常心看淡无常事,才有面对世俗得失的从容。
心随境转,是人性之常态,一个人的心情总会跟随当下所处的环境和遇见的状态而定。
“得之过喜,失之过忧”,这都是人之常情,但是很多时候,人总会因自己的性情陋习而坠入深渊,一个人遇事之后过喜和过忧的心态,都是让人生越来越糟糕的根源。
在这一心态陋习的驱使下,一个人必然会过度的倾向于喜,而过度的又排斥于忧,从而让心态失衡,但是人生的状态,怎么会受自己的掌握和控制呢?
《道德经》中说: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
当一个人因内心的欲望驱使,排下而进上,过度追求那些完美和拥有的时候,必然会产生更多的欲望,而欲望导致的就是“厚藏必多亡”的结局。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一个人用有限的精力,过度渴求无限制欲望的时候,就会不知满足,这便是一切祸患产生的根源。
即便满足了当下的欲求,接着也会延伸出更大的欲望,而在追求欲望的过程中,甚至又会违背道德和底线,当欲望未曾满足的时候就有一种失落和痛苦,这样的人生哪里谈得上幸福和富足呢?也只会让自己慢慢的落入深渊之中。
在人生中进取并没有错,我们不能否定用聪明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换取该拥有的富贵和荣耀。
但是一切都应把握一个适度,如果任由自己内心欲望的驱使与左右,不懂适可而止,甚至以损耗自己的生命,或者违背底线来换取想要的名利和富贵时,这样的人生才是愚笨和不值得的。
而平衡这一切的根源,其实就是调节自己内心的适度,正所谓: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一个人知道适可而止才不会受到侮辱,才不会受到伤害,这样的人生才能够长久而富足的生存。
孙叔敖一位隐士,后来被人推荐给了楚庄王,三个月就做了宰相。
有一位老人很关心孙叔敖,就特地登门拜访,就对孙叔敖说:“高贵之人有三怨,你知道是什么吗?学位高的人,别人嫉妒他;官职高的人君王讨厌他;俸禄优厚的人会遭来怨恨。”
孙叔敖听了笑着说:“我地位越高,心胸越谦卑,我的官职越大,我的欲望越小,我的俸禄越诱惑,我对别人的施舍就越普遍,用这样的办法来避免‘三怨’可以吗?”老人听后满意的笑着离去。
很多年之后孙叔敖得了重病,临死之前告诫自己的儿子,说:“楚王认为我有功劳,多次想封赏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我死后楚王一定会嘉奖我的功绩,也会分给你土地,你千万不可接受过于富饶的土地,在楚国与越国之间有一块贫瘠之地叫寝丘,名字也不好听,所以不会有人争夺这个地方,你可以长久的拥有。”
果然,在孙叔敖死后,楚王要分给他儿子一块好的土地,他儿子拒不接受,并且依照孙叔敖的遗言,请求那一块贫瘠之地。
后来按照楚国的规定,分封的土地不许传给下一代,但是唯独孙叔敖儿子的那块贫瘠之地,因为太过于偏僻,所以才得以世代相传。
这一切都因孙叔敖不争名夺利,一切坦然,以适可而止的淡泊之心处事,才保全了自己的名声和富贵,并且也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以长久的福禄。
如果换一种心态,不能秉持一种淡泊宁静的修养,那么自身以及后代的灾祸可想而知。
《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在得到恩惠的时候往往会招来祸害,所以在得心快意的时候,要想到早点回头。当遇到失败挫折的时候或许反而有助于成功,所以在得心快意的时候,要想着早点回头。
人世间的规律就是福祸相依,任何一个事物都不会按照我们所设想的去发展,而且我们看见的好未必是好,看见的坏也未必是坏。
所以,以一种淡薄心去对待人生所有的得失,便在无形之中去除了得之过喜,失之过忧的情绪怨恨,以这样平静淡泊的心态去面对人生,你才能受益良多。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道德经》:以平常心看淡无常事,才能避免世俗祸患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