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 以史为鉴(李世民 修史)
李世民秉持以史为鉴,修撰史书,“修”出了不一般的自己
李世民承继大统后,力主偃武修文,加强文治。其中,以史为鉴,积极地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就是李世民文治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李世民的“以史为鉴”观。
李世民秉持的“以史为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古为师,二是以古为戒。
1、以古为师,就是学习古人。对此,李世民并不主张完全照搬古人的东西。时代的不同和政治局势的不断转化,必然要求治政方法随之发生变化,如果墨守成规,过分泥古,只能走上倒退的路子。不能想象已高度发展的君主集权制,若再变为体现古代淳厚之风的部落首领禅让制会是什么样子。
为此,李世民所提倡的“师法古人”,主要是学习前代帝王的治政态度。在这一点上,李世民最推崇的是汉文帝。
汉文帝(剧照)
汉文帝奉行“无为而治”,不劳民伤财,不兴师动众。在政治上,汉文帝没有进行过什么重大改革,似乎是无所作为,可他那种近似淡泊无欲的治政态度,却折服了朝野,使经过“诸吕专政”、“宗室涂炭”后的西汉朝廷迅速地安宁平静下来;使历经战乱后的社会经济得到了稳步发展。
因此,汉文帝成为了汉朝历史上最为人推崇的一位皇帝。
李世民所欲师法的正是汉文帝的这种治政态度。所以,每当有什么举措时,李世民便常常拿汉文帝来进行比照,猜测汉文帝遇到此种情形会如何处置,然后便加以仿效、落实。
李世民曾对著作佐郎邓隆说:
“若事不师古,乱政害物,虽有词藻,终贻历代矣。”
李世民与邓隆(图像)
由此可见,李世民的以古为师并非倒退复古主义,而是学习古代贤明君王的治政态度、安民手段,古为今用,借古人的治政思想精髓启迪、助推贞观朝政的创新发展。
2、李世民提倡的以古为戒,是与以古为师并重的。李世民认为,历朝历代的末代皇帝,大多数在治政上都是过失多于明断。或者失之残暴不仁,激起民愤;或者失之昏庸懦弱,导致政务荒废,被人推翻。
丢了江山的隋炀帝(剧照)
李世民还认识到,长达数百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王朝及隋代,几乎每个王朝都是短命的。
因此,李世民的以古为戒,主要是以这些丢了天下的末代皇帝为戒。
贞观十四年,李世民曾对房玄龄说:
“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阐恶。足以为将来规诚,不知自古当代国史,何不令帝王亲自看之。”
李世民与房玄龄(剧照)
可见李世民认为,前代史书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后代大有好处。
孔子说:“三人行,必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李世民也正是以这个态度去对待历史的。先进的,他学习借鉴;落后错误的,他以之自警。由此可见,李世民对既往历史是有着非常明确的态度的。
二、贞观朝修撰了八部正史。
最实际的“以史为鉴”,莫过于学习历代帝王的嘉言懿行。李世民要做有道明君,不做昏昧无道之主。那么,他实现意愿的方法之一,就是“游心前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由于李世民喜欢读史,重视以史为鉴,所以贞观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修史盛况。
贞观初年,李世民指示魏徵、虞世南、肖德言等,删编《百代帝王所以兴衰者》节本,分析历代皇帝的治政得失之处,以便于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地总览观阅。
魏徵(剧照)
贞观三年,李世民诏令恢复自伍德四年起即开始的修史工作。当时,李渊虽下诏命萧瑀、陈叔达、封德彝、崔善为、魏徵等人修撰史书,但由于资料严重缺乏,加之修史人员被动地卷入东宫与秦王府之间的权力之争,导致修史工作未能在李渊执政期间完成。
李世民为了更好、更快地修订史书,制订了“学士分修,事具于上”的有分有合的修史制度。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贞观一朝共修成了八部正史。分别为《北齐书》、《周书》、《梁书》、《陈书》、《隋书》、《晋书》、《南史》、《北史》。除《南史》、《北史》是李延寿父子私家所撰,其余六部都是由李世民下诏官修的。
所修《晋书》(图像)
三、李世民修史“修”出了不一般的自己。
由于李世民的注重“以史为鉴”,贞观朝修撰了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的二十四部正史的三分之一。而且,《北齐书》等八部史书都是经典作品。这一修史盛况,以前不曾见,后世也未再出现。这是李世民对中国史学做出的重大贡献。
李世民(剧照)
由于李世民的注重“以史为鉴”,使得唐太宗与其他一些名重史册的封建帝王相比,具有了一些独到的贤明之处。如,与秦始皇相比,嬴政焚书坑儒,失之残酷;与汉武帝相比,刘彻穷兵黩武,失之骄横;与宋太祖相比,赵匡胤无奈契丹,失之乏略,等等。
这样一比较,虽不能说明李世民就是无与伦比的千古一帝,但至少能揭示出“贞观之治”存在的必然性。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李世民秉持以史为鉴,修撰史书,“修”出了不一般的自己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