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运动

《随便翻翻》(随便翻翻读后感)

悦读?从“随便翻翻”开始

《随便翻翻》(随便翻翻读后感)

现在真是便捷,搜索、下单、付款、收货,一册册书便匆忙地来到了案头。读书真的只剩下“读”了。

那购书、藏书、刻书印带来的种种喜悦被冲淡了不少,流程的简化消除了惊奇与意外,阅读从立体化退缩到平面化。也许,当我们拿出手机点点划划时,阅读甚至可以被视为点线间的活动。

然而,形式的变化却没有改变阅读带来的无穷趣味与乐事。“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宋代诗人尤袤的藏书名言于今人仍然“心有戚戚焉”。

读书改变着人生的高度、深度、广度、浓度,既可天高地阔的翱翔,又能上下时空的穿越。时而风淡云清、时而金戈铁马。一脚跌进书海,感觉到的是浓得化不开。

阅读的其乐无穷,引得许多人不仅要读书,还写心得、开书单、谈体会。由古至今,倘若想走进阅读之门,总少不了要听听别人的说法、看看别人的介绍。

有口诀式的,像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诸葛亮“观其大略”、朱熹“熟读精思”、苏轼“八面受敌”……有精细式的,像梁启超先生《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不仅谈到读什么、怎么读,还苦口婆心的进行思想动员,劝勉要下功夫、深积累。

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把前人的体会吸收过来,交互使用,这样才能做到“用功”读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们对鲁迅读书方法做过整理,居然有泛览、硬看、专精、活读、参读、设问、跳读、背书、剪报、重读十种,相信再多的书也能够被上述方法攻破。

在这些提法里,最吸引我的就是泛览,也就是“随便翻翻”。

随便翻翻,是阅读的起点。谈到诸多读书方法,但前提是能开卷有益、手不释卷。不翻书,所有方法都无法实现。所以,翻翻书比起其它方法,是行动上的要求,是活的灵魂。

随便翻翻,可以制约读书“无用”的念头。人们急功近利,期盼“半部《论语》治天下”。“随便”一词,解构了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把读书还给了读书。

随便翻翻,可以磨练耐性。修身、求学,总会碰到磨脑子的书,看时总觉索然无味,读不进去。这时,调整下思绪,不急不火,继续随便翻翻,寻出书的脉络。

随便翻翻,体现了成熟的心境。读书最忌人云亦云,失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变成简单的存储器。所谓随便翻翻,带出了以“我”为主的口吻,展示了书为己用的自信。

读书能滋养自己、丰富自己、愉悦自己,却也需要我们绞尽脑汁,方能披沙拣金。汗牛充栋的书籍,比比皆是的方法,等待着我们去随便翻翻。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悦读?从“随便翻翻”开始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