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字的篆书怎么写(吼字篆书)
篆字识读27:吼、曰、曹,吼从后非孔,曹是装满东西的大口袋
「篆字识读」第一辑:与人有关的部首及篆字(27):吼、曰、曹
文/图|王万平
在上期《篆字识读26:喧、音、啼,篆字喧不可臆想杜撰,啼字篆文应为嗁 》一文里,我们解读分享了“与人有关的部首及篆字”:喧、音、啼,有兴趣的朋友可翻看。
今天我们继续解读分享“与人有关的部首及篆字”:吼、曰、曹。
79、吼读音:hǔu,呼后切。
《说文解字》:厚怒声,从口后。
此字始见于篆文,由“口”、“后”会意,“后”亦声。本义为“盛怒的声音。” 在此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吼”字的声符是“后”而非“孔”。
小篆由“口”、“后”构成,而非“口”、“孔”构成。
我们总是习惯以为“后”是“後”的简化字,其实这是两个字,只是汉字简化后才混为一用。
“后”始见于甲骨文,于“司”同源,作某些部门主管用时为“司”,如“后羿”,即为“司羿”;又如现在政府部门的司长等。
春秋以后出现了分工,“司”仍然表示发号施令的主管,“后”则专指君王的妻子。
在甲骨文和金文里,有时“司”、“后”同字,有时二字反写,如西周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实际是“后母戊鼎”。
80、曰读音:yuē,王代切。
《说文解字》:词也。从口。亦象口气出也。
“曰”字本本义是“口上有气冒出”,引申为“说话”,如“子曰”。古文中又用作助词。
甲骨文“口”字上加一个作为指示符号的短横,表示嘴里冒出的气或说出的话。金文沿袭了甲骨文的形体。
小篆延续了金文的形体。
81、曹读音:cáo,昨牢切。
《说文解字》:狱之两曹也。
徐锴:以言词治狱也,故从曰(yuē)。
许慎和徐锴的释义,显然是因为没有见过甲骨文“曹”字,以从“曰”(yuē)来解释,未免牵强附会。
“曹”是个会意字,本义是一对或一双。
甲骨文“曹”上方是两个“東”,下方是一个“口”字,代表大口袋,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大口袋里装了很多东西,表示多,本意也有“偶”、“对”、“群“”的意思。
金文上方没变,仍然是两个“東”,只是下方的“口”字里多了一短横,似“日”,但字意未变。
小篆上方仍为两个“東”字,下方已经演变为“曰”(yuē),也便有了许盛和徐凯的释义。
隶变之后又变回了“日”字。
您好!
感谢观赏、点赞、关注、转发!
我是王万平,古琴、书法职业教师。读书、弹琴、写字,略有心得,愿与您分享交流。您有任何批评、意见及建议,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共同学习。谢谢!
「篆字识读」往期图文:
《篆字识读25:甜、言、诉,甜言蜜语顺耳,但言多必失或招致割舌 》
《篆字识读24:口、叫、舌,口要吃饭,还需呐喊,也要能容一切 》
《篆字识读23:自、嗅、皇,自是一只鼻子,能辨别香臭也妄自尊大 》
《篆字识读22:耳、圣、听:每只聪慧的耳朵旁,都有张逆耳的嘴 》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篆字识读27:吼、曰、曹,吼从后非孔,曹是装满东西的大口袋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