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设计

结绳记事是真的吗(结绳记事为什么说结绳记事不可靠?)

「原创」真的有“结绳记事”吗

我对“结绳记事”的一些疑惑

结绳记事是真的吗(结绳记事为什么说结绳记事不可靠?)

来自网络

天,吴牛喘月般地热。无事能做,便随手从书橱里取出一本书来,是邓散木先生著的《篆刻学》。

邓散木先生的这部书,买来已经三十一年啦。那时受一位老乡的影响,迷上了篆刻。因此,邓先生的《篆刻学》我是读了又读的。现在既然随手抽到了它,那就再读它一次。

这部《篆刻学》的第一节,是《文字的由来》。它开篇就写道:“上古之世,结绳为政,大事以大结,小事以小结,藉以传达意旨。”并认为,“结绳有文字之性质,而未有文字之形体。”

邓先生此说,是言之有据的。这“据”便是古人的说法。《易·系辞》就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孔颖达疏:“结绳者,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义或然也。”《春秋左传集解》云:“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扬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的序里也说道“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对这些说法,我是有些疑惑的。上古时代真的有结绳记事吗?怎么只有后人寥寥数语的文字记载?那时的人又是怎么结绳记事的?部落间的“结”是相通的吗?反正是一肚子的疑惑。

绳,《说文》的解释是“从索”。就是说绳是索的一种。79版的《辞海》在解释“绳”时,引文不对。它说:“说文:绳,索也。”那么什么是“索”呢?《王力古汉语词典》告诉我们:“索,大绳子,泛指绳子。《小尔雅·广器七》:‘大者谓之索,小 者谓之绳’。”《辞海》的解释更为详细:“绳,由多股纱或线拈合而成,直径较粗。两股以上的绳复拈而成的称‘索’,直径更粗的称‘缆’。”

如果按《辞海》的说法,那么上古时代肯定没有绳。因为那时是没有纱或线的。并且即便现在的绳子也不全是纱或线拈合而成的。我的老家用稻草、麻,就可以搓成绳子。应该说《辞海》的解释是不准确的。释者可能不知道怎么做绳子。

我啰里啰嗦地说这么多,就是要说上古时代,人们是用什么材料和什么方法做绳子的。绳子是“结”的载体。好比现在纸是文字的载体。没有纸,文字就没有了落处。现在做根绳子很简单,但是在上古时代,我以为是非常难的。关于上古时代制作绳子的材料和工艺,都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实物。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结绳记事的图画中的绳,都是现代人想当然的产物。绳子光滑、粗细均匀,这是上古时代的吗?分明是当今我们使用的绳子么。不过,上古时代,是有绳子的,因为用草就可以做成绳子。但是草容易枯、腐和烂,草绳是很不经事的。

当然,动物的皮、毛,还有麻,都可以制作绳子。但问题是,皮要削制,那时不可能有削制的工艺,并且当时的皮和毛是一体的,一张带毛的皮怎么制成绳子。我看到有人说,那时可以用羊毛制成绳。这是想当然耳。当时没有剪子和刀子,毛怎么从羊的身上薅下来?麻收割后,要浸泡、漂洗等多道工序,才能做成绳。当时的人们懂得这些工艺吗?

还有一种可能,那时的绳与当今的绳不是一回事。彼时的绳非此时的绳。

再说结绳记事。小事小结,大事大结。这说法很抽象。什么是小事和大事?什么是小结和大结?结多了能记得住吗?还有甲小(大)事与乙小(大)事怎用结去区分?既然结绳记事是上古时代突出的文明成果,但为什么没留下任何史料?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有关“结绳记事”的图片。但它们不是历史文物,而是今人想当然地美术作品。

结绳记事是真的吗(结绳记事为什么说结绳记事不可靠?)

来自网络

我不是研究历史的,而且历史知识甚少。对“结绳记事”的这些疑惑,只有向大家求教了。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原创」真的有“结绳记事”吗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