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动物

如来为啥让唐僧取经(西游记中如来为什么要让唐僧取经)

如来为何只让唐僧取走1/3的经书,而不是把全部经书让他还走?

如来为啥让唐僧取经(西游记中如来为什么要让唐僧取经)

(博士论西游第七一六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26)第九章――观音努力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只有小乘教法流行的东土大唐,不仅不是如来口中的人间地狱,反而是灵山所在的西牛贺洲众生向往的天堂,因此,可以认为,小乘教法的具有强大的劝人为善的功能,甚至该功能还要超过“三藏真经”。

既然“三藏真经”在修真和劝善两个方面都不突出,所以我们认为,如来对于“三藏真经”的“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学术评价和定位并不准确,其学术地位应该远远低于燃灯化身为乌巢禅师所创作的《心经》,毕竟该经被认为是“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

不管“三藏真经”的功能到底如何,为了取到该经的唐僧师徒,他们历经千险终于来到了灵山。按照常理,如来作为取经行动的总策划者,在唐僧师徒来到灵山之后,他应该爽快地将全部经卷交给唐僧,让他们带回大唐,使“三藏真经”能“永传东土,劝他众生。”

然而,事情根本不象我们预想的那样,而是出现了很多极为不可思议之事,而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如来对传经之事的傲慢和随意,以及根本不打算将“三藏真经”的全部经卷交给唐僧,让他带回东土大唐。如来这样的态度,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应该来说,唐僧师徒到达灵山之后,如来对他们的接待还是相当隆重的!灵山脚下玉真观金顶大仙早已等候在此,将他们接入观内,盛情款待一番,次日一早送出后门,早有接引佛祖变化的船翁,驾着无底之船等候在凌云渡前。

在无底船上“脱去了凡胎,喜成了正果”的唐僧,与徒弟一起奋力向前,来到了雷音古刹。山门外有四大金刚先行迎接,并向如来通报,“唐朝圣僧到于宝山取经来了。”如来大喜,“即召聚八菩萨、四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两行排列,却传金旨,召唐僧进。”

唐僧师徒挑担牵马,进入大雄宝殿,拜见了如来和佛派众神仙。如来查看了通关文牒,解释了取经的原由,即招呼阿难、迦叶,安排传经事宜,“阿傩、伽叶,你两个引他四众,到珍楼之下,先将斋食待他。斋罢,开了宝阁,将我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检几卷与他,教他传流东土,永注洪恩。”

尽管阿难、迦叶领着唐僧师徒来到藏经的珍楼之上,给他们安排了满是“仙品、仙肴、仙茶、仙果,珍馐百味”的丰盛斋宴,但是,我们已经看出,事情发展到此,已经出现了一些诡异的情况。

我们知道,取经行动是由如来一手策划的,并且在“盂兰盆会”上宣布取经行动时,他曾告诉佛派众神仙,“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要旨,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他众生。”

也就是说,他原本要将经卷送到东土,只是因为怕东土众生怠慢,才去东土寻找取经之人,来西天求取真经。而无论是将经卷送到东土,还是让取经人来西天取经,都说的是全部经卷,根本不是部分经卷。

然而,真正到了唐僧取经之时,如来却不遵前言,而是让阿难、迦叶随便捡几卷,交给唐僧带回东土,并且态度随意,没有一点严肃性可言!这其中又是什么原因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进行过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

如来策划取经行动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传经挤占太上老君在东土大唐的地盘。然而,急欲扩张势力的观音,她通过积极运作,却能够在取经行动成功之后,与太上老君共享东土大唐地盘。同时,她不仅让唐僧转投燃灯为师,以削弱如来的势力,她又将悟空、八戒、沙僧和小白龙带到灵山,帮太上老君、玉帝和她本人,来监视如来和打探灵山的消息。

由于取经行动是在玉帝安排下实施的,没有得到预期收益的如来,尽管他的心中十分不满,但是也无法进行公开破坏,只能用少给经卷方式,来让唐僧犯下“欺君之罪”,借李世民之手取唐僧师徒之命,从而来解除他们入驻灵山对自己的威胁。

不过,如来知道,该方式并不一定完全能够成功,他也借此做了第二套备选方案!那么,第二套方案又是什么呢?我们下一讲再说!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如来为何只让唐僧取走1/3的经书,而不是把全部经书让他还走?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