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质料与形式各指什么(质料与形式)

二十五:“质料”和“形式”

“质料”的概念之前说过,但是仔细去考量这个概念,还是有一些值得细化的部分。

从作为“材料”的质料出发。一些“更直观”的材料,比如沙子、石头这种建筑材料。首先很多建筑都是用沙子石头建造的,同一堆沙石,可能建成A种建筑,也可能建成B种建筑,这取决于设计师的设计和建筑工人的建造。我们也可以想象一堆一块生产出来的图钉,他们肉眼看上去起码没什么太大的差别。我们可以认为它们有一样的形式(但组成他们的材料不一样),但它们绝不是一个个体而是许多独立的个体(因为并没有复数个图钉能在同一时间占据同一空间位置)——因为每个图钉都属于自己的质料,他们才能成为特定事物。“质料”就是事物个体化的原则,但是质料在赋予形式之前是什么?我们能不能把形式完全从质料那里剥离开来?这就是“原始质料”概念存在的问题。

结合这次关于质料和形式的补充,我们大概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他挺喜欢用手艺制作或者生物学的例子来表明他的思想,因此我们的例子应该是贴合他的想法的。再来看一下四因说适用于生物上时的情况。

我们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认为,目的因和动力因就在生物自身。多数生物存在总会有一种“维持存活”的目的,那么就有目的因了,或者说是起码的目的因;动力因也从生物生长这层说起,生物自身有生长的由自己给出的“推动力”,并不需要别的东西催促着“你长啊!”这样就能生长。(这个地方还和陶工做陶罐例子中“从外部来的动力因”不一样,此处是个体内部的动力因)。

我们在此区分出自然和人造物。与人工产品(比如那个陶罐)不一样,自然(生)物自身具有四因。那些无机物不受生长规律影响,故无法谈论其目的因。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关于二十五:“质料”和“形式”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有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