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属于微创吗
凌晨三点,急诊手术,32岁男性,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一切还算及时,造影完,发现右冠远端闭塞,扩张后,发现动脉硬化并不严重,以血栓为主,血流恢复很好。
于是我们决定不放支架,先回病房,药物保守治疗密切观察。
关心心脏支架的人越来越多。昨天回答的一个支架的问题,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人说特别好,放完支架救了自己的命;也有人说放完支架把自己害惨了,花钱还不治病。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小医生简单说一说心脏支架的是是非非。
自1986年,世界第一例心脏支架至今,心脏支架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这是对支架的肯定。但随着支架术的逐渐普及,难免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需要明白,为什么要放心脏支架。
简单理解:心脏血管狭窄或堵了,支架就是给它撑开,保证血流正常或接近正常。
但并不是所有的狭窄都需要放支架。
小医生可以负责人的说: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血管突然闭塞的患者,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支架,越早越好。
那为啥是之一呢,当然急性心肌梗死发病3小时以内溶栓和支架对于死亡率的结果是一样的。
但过了3个小时,还是支架有明确效果。
况且,溶栓对于血管的再通,并不像心脏支架那样直截了当。溶栓成功只能保证血流通过,可是血管还是狭窄的,再次出现症状及再次心肌梗死的风险都比较大。
而支架,可以保证血流的通畅,同时解决了血管狭窄问题。
所以支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有好处,可以救命的选择。
那为啥今天小医生没有给这个患者放支架呢,因为心肌梗死分为5种,大部分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这种固定的严重狭窄,只能通过支架术来解决。在支架术前,医学界采用的是通开,扩张一下就行。可后来的研究发现,这种只扩张不放支架,只能保证血流当时通过,时间长了仍会堵住,会增加患者风险。所以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都需要支架术以获救。
今天小医生碰到的患者,因为通完后,发现血管粥样硬化并不严重,所以我们选择先观察,先保守,根据情况半年后或一年后复查冠脉造影。
当然不仅仅是心肌梗死患者才放支架。
不稳定性心绞痛,如果药物控制不好,仍然发作心绞痛,那么当然必须血运重建,包括支架和搭桥两种方案。
在支架普及过程中,初衷是为了能给更多需要的人带来获益。可是在这一过程,对于适应症的把握,逐渐出现了模糊区。
对于明确狭窄的,当然不需要讨论,肯定有明确的方案,比如>90%,那就放支架。如果<70就不能放。可是70-90之间内。
这是临界区域。
因为冠脉造影后,血管的狭窄程度,目前大部分我们是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结合经验,给出判断狭窄比例。每个人的观察,对于临界病变难免有误差。
那有朋友问,没有尺子量一量吗?尺子倒是有,我们目前已经有血管内超声及血管压力等检查,可以通过机器,给出一个更为客观的狭窄及缺血评价。但这一把尺子,没有普及,而且尺子也有费用,并且不便宜。这些原因导致了,临床仍以多角度观察造影判断为主。而临界区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有的血管就是狭窄80%左右。也就出现了模糊区。既然有模糊区,那自然每个医生处理方案也不一样。
有人说支架治标不治本,不应选择,哪请问您,对于心肌梗死血管完全闭塞,和一些心绞痛患者,药都吃到极限了,还是每天总犯病,什么也不能干,怎么办?您说说怎么办?
您来给大家治治本,我跪谢!
治标不治本,也是,支架不能以逸待劳,只是救命和缓解心绞痛改善生活质量。长期的治疗仍需要规范的药物治疗。
支架那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至少可以救命,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随着支架的普及,还有其它一些小医生也不是很非常了解的原因。部分放支架的医生,把握适应症好像越来越宽。
像劳力性心绞痛,没用充分药物治疗就给人家放支架,像有些病变小于75%,而且没有症状,病变也比较稳定,也给人家放支架。
这种医生有点过,正因为有这种医生的存在,才导致了大家对支架的怀疑。才会有支架的是是非非。
就连支架的领导者之一胡大一教授也说支架放的太多。
对的,确实有些医生有点过。
再说支架本身的危害!
支架,当然我说的是必须放支架的这一部分人群,而不是可放可不放的患者。
目前来说没有直接的危害,当然会有一少部分人会发生支架内血栓,或支架内再狭窄。
这是治疗无法避免的小概率事件,医学界在不断的完善药物及技术,这种几率在不断的下降。就比方说吃降压药,也有一部分人有副作用,那我们不能因为会对一小部分人引起副作用,而都不吃降压药。
支架本身给绝大多数必须支架的朋友带来了获益。切记,小医生说的是必须放支架的朋友,而不是滥用支架的那部分!
心脏支架本身没有太多好与坏!对与错!
总体来说,支架是现代医学的进步,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解除了无数患者的病痛。
当然,极少一部会有并发症,这在所难免。
心脏支架没有是是非非。
只是放支架的人,孰是孰非,自有公论!
好了就说到这吧,说多了,会被约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