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心脏支架放还是不放

心脏支架到底该不该放?

凌晨两点,急诊手术,29岁男性,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1米7左右,但足有200斤,我们抬他上台时,差点闪了我的腰。

一切还算及时,造影完,发现旋支远端闭塞,扩张后,发现动脉硬化并不严重,以血栓为主,血流恢复很好,而且血管比较小,影响不会很大。

于是我们决定不放支架,先回病房,药物治疗密切观察。

关于心脏支架,有太多的争议:有人说特别好,放完支架救了自己的命;也有人说放完支架把自己害惨了,花钱还不治病。说什么的都有。

医生简单说一说心脏支架的是与非。自1986年,世界第一例心脏支架至今,心脏支架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这是对支架的肯定。

但随着支架术的逐渐普及,难免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需要明白,为什么要放心脏支架。简单理解:心脏血管狭窄或堵了,支架就是给它撑开,保证血流正常或接近正常。

医生可以负责人的说: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血管突然闭塞的患者,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支架,越早越好。

虽然3小时内支架与溶栓治疗结果相当,但溶栓对于血管的再通,并不像心脏支架那样直截了当。溶栓成功只能保证血流通过,可是血管还是狭窄的,再次出现症状及再次心肌梗死的风险都比较大。而支架,可以保证血流的通畅,同时解决了血管狭窄问题。

当然不仅仅是心肌梗死患者才放支架。不稳定性心绞痛,如果药物控制不好,仍然发作心绞痛,那么当然必须血运重建,包括支架和搭桥两种方案。

在支架普及过程中,初衷是为了能给更多需要的人带来获益。可是在这一过程,对于适应症的把握,逐渐出现了模糊区。

对于明确狭窄的,当然不需要讨论,肯定有明确的方案,比如>90%,那就放支架。如果<70就不能放。可是70-90之间内。这是临界区域。因为冠脉造影后,血管的狭窄程度,目前大部分我们是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结合经验,给出判断狭窄比例。每个人的观察,对于临界病变难免有误差。

那有朋友问,没有尺子量一量吗?

​ 尺子倒是有,我们目前已经有血管内超声及血管压力等检查,可以通过机器,给出一个更为客观的狭窄及缺血评价。但这一把尺子,没有普及,而且尺子也有费用,并且不便宜。这些原因导致了,临床仍以多角度观察造影判断为主。

而临界区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有的血管就是狭窄80%左右。也就出现了模糊区。既然有模糊区,那自然每个医生处理方案也不一样,就出现了现在的争议。

有人说支架治标不治本,不应选择,哪请问您,对于心肌梗死血管完全闭塞,和一些心绞痛患者,药都吃到极限了,还是每天总犯病,什么也不能干,怎么办?您说说怎么办?您来给大家治治本,我跪谢!

治标不治本,也是,支架不能以逸待劳,只是救命和缓解心绞痛改善生活质量。

长期的治疗仍需要规范的药物治疗。

支架那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至少可以救命,可以改善生活质量!

随着支架的普及,部分放支架的医生,把握适应症好像越来越宽。像劳力性心绞痛,没用充分药物治疗就给人家放支架,像有些病变小于75%,而且没有症状,病变也比较稳定,也给人家放支架。这种医生有点过,正因为有这种医生的存在,才导致了大家对支架的怀疑。

才会有支架的是与非。

支架本身给绝大多数必须支架的朋友带来了获益。切记,医生说的是必须放支架的朋友,而不是滥用支架的那部分!

心脏支架本身没有太多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

只是放支架的人,孰是孰非,自有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