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运动与静养

运动和静养到底哪个好?

看似矛盾的观点!

但是貌似都有道理!

首先,一个健康的生活状态就是规律、均衡、适度,也就是作息规律,饮食均衡,适度运动。

运动指的是肉体,静养指的是灵魂!

运动是锻炼肌肉和脏器、血管全身的功能!

静养是静养我们的脾气、性格、修养、心灵……

所以运动静养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每一个人的先天条件不一样,自然运动耐受能力不同,但运动和不运动对身体的影响肯定是明确的。

不运动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继而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您说不运动,发生这些疾病,能长寿吗?

2018您1月8日,发表于《Circulation》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运动量足够,且运动开始的时间早的话,运动是可以逆转久坐、心脏老化所带来的危害,并且还能够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这说明运动不但可以长寿,而且还可以预防疾病。 我们提倡有氧运动,简单说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就是有氧运动,比如,走步、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骑自行车、跳舞等这些都属于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锻炼心、肺等器官,能改善心血管和肺的功能。 我们在运动时,肌肉收缩需要大量能量和氧量。

这种持续性的需求,可提高心肺的耐力。长期坚持有氧运动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抗衰老,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利于血压控制

其实,我们在坚持运动的同时,也要静养,静养不是静坐。

静养,是指把所有的意念抛空,气沉丹田,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静养不必拘于时间和地点,感到累了就可以做。

比较正式的静养是睡觉前,坐在床上,保持打坐姿态,两腿盘起,眼睛闭上,手自然地放到腿上或者手掌闭合放于胸前。身体各个部分都放松下来,一点劲都不用,思想完全放松,深呼吸数次。对于老人或者腰腿不容易盘起的人,可以坐在床边或者高度适当的凳子上,腿放平,不要悬空,两手放在腿上进行静养。

另外,晨练时或晚饭后,选择湖边、树下或者草地上,保持一个较为固定的站姿,闭上眼睛放松全身。

每天静养10分钟左右,可以使神经紧张度放松,有利于调整气血循环,调补心肾。长期静养对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失眠等,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所以静养更多的时人们在思想、心态方面的调节。

如果一个人能运动的时候能够完成自己的计划,长期能够坚持运动,无意对自己的毅力是一种磨炼,而这种磨炼,对一个人的成长,成熟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但我们不能只运动,不思考,只有不断的思考才能让我们洞悉这个世界,我们活着不仅仅要靠一个强健的身体,更要要一颗平和的心态,这就是静养。

还有,我们不是运动员,其实对于运动员的运动强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强健体魄的强度,对于关节破坏较大,任何东西都是适度!

如果过度静止,运动太少,是个不健康的生活状态,如果过度运动,可能造成相反的结果,对于身体损耗过大。

所以,这些都在于度的把握,还是文首那些字,健康长寿在于作息规律,饮食均衡,适度运动,还有一颗正能量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