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保护血管内皮是防治的底层逻辑

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保护血管内皮是防治的底层逻辑,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有哪些

如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丰富,人们的生活重心逐渐向“健康生活”转变。在追求全民健康的背景下,心脑血管类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为什么要提高警惕?有数据显示,2021-2022年度,冠心病在搜索引擎的“常见疾病日均搜索量排行榜”中,仅排第7,脑卒中(中风)更是排名第15,作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疾病,这样的“排名”,显然关注度还是不够的。

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保护血管内皮是防治的底层逻辑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我国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约为3.3亿,其中冠心病患者和脑卒中患者数量均超过1000万。庞大的患者人数与相对更低的搜索量排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心脑血管健康“不够被重视”的现状。

心脑血管疾病,国民健康的“拦路虎”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诱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正常状况下,人体血管内壁光滑平整,可发挥屏障血液、分泌血管活性物质等多种生理作用。但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高血脂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血管内皮细胞会受损,内皮下层组织被暴露。

这时,胆固醇等物质会通过破损处进入血管壁,沉积于血管内皮下,使血管内皮增厚、变硬,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此情形下,血管壁会变厚并失去弹性,影响到血液在血管中的正常通行,逐渐引发心脑缺血缺氧,进而引起各类心脑血管疾病。以冠心病为例,其发病原因就在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管腔狭窄,心肌缺血直到坏死。

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保护血管内皮是防治的底层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已经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人群,部分斑块还会存在破损的风险。斑块破裂后,血管内易出现血栓,从而引发脑梗、心衰等危险事件。由此可见,在保护心脑血管健康上,我们应首先重视血管内皮健康,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以及斑块破损的风险。

中医脉络学说成果丰硕,通络药物可保护血管内皮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涉及危险因素众多,当下部分治疗方式却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患者在治疗后也依然存在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为此,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届中西医结合血管病学大会上,有专家指出,中医脉络学说指导下研发的通络药物,涵盖整个“心血管事件链”,可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且安全性良好。其中的代表之一通心络胶囊可保护血管,使血管内皮不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因素的影响而破损,抑制血管痉挛的发生,让血管内皮正常发挥生理作用。并且,通心络胶囊还可以双向调节血脂,净化血液中的脂质物,保护血液健康。

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保护血管内皮是防治的底层逻辑

同时,对于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通心络胶囊不仅可以起到稳定、消融斑块的作用,还能增加斑块包膜的厚度并减少斑块内的脂质,以防止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塞。此外,最新研究发现,通心络胶囊可显著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减少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30天和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和脑血管时间发生率。

通心络胶囊等创新中药的科研成果,展现了中医药对于心血管病防治的独特优势。但面对当前不容乐观的患者比例,以及心血管病的诸多危险因素,除了有效药物的加持,我们还是要继续从日常生活出发,提高警惕做好防治工作,以免心血管病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