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花生的有利条件
种植花生,改变一些种植老习惯,灵活“三改”变,提高产量促丰收,种花生有什么技术
花生是经济作物,可鲜食、煮着吃、炒着吃、炸着吃,也可榨油——是种植非常普遍的一种作物,农民兄弟基本都会种植。根据常年的种植经验,老农们都知道花生不宜重茬,通常连作两年就会减产10%,连作三年减产30%,所以不宜长期连作,会与其他作物进行合理轮作为宜。
为了保证花生的产量,从选种、选地到整地播种,以及田间管理和收获,种植户都会精耕细作,确保花生丰产丰收。特别是有着多年花生种植经验的老农,会根据自己常年的花生种植经验和诀窍,常常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种植目的。这些流传下来种植经验、方法和习惯,对花生的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但,随着时代发展,农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日新月异,很多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很多先进种植管理技术在不断推出和推广,这其中也包括花生的现代农业新技术应用,在实践中比传统种植获得了更好的产值。
比如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种植技术相比,这些种植技术因地制宜的推广应用,都能体现了种植产能优势。所以,在花生生产中,老农也要与时俱进,不要一味地墨守成规,要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因地制宜采用一些与时俱进成熟的种植技术,更好地促进花生的生产。种植花生,改变一些种植老习惯,因地制宜根据种植条件,做到这“三改”,提高产量促丰收并不难。具体来看:
一、平地改起垄做畦栽培花生这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耗水量远比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要少,是传统农作物中比较耐旱的农作物,对水渍比较敏感。根据种植实践显示,一旦田间土壤持水量过大,超过70%就会发生水分障碍。
花生大田平地种植是传统生产模式,这种种植模式在干旱地区比较适用,而在雨水比较丰沛的地区,在雨季降水丰沛,平畦种植最大的缺点是田间容易受到水渍影响,就需要把平畦种植改起垄栽培为宜,这也是南方多雨地区花生种植的主要生产模式。
因为起垄做畦种植花生,便于浇水和排涝,可为花生生长发育提供较为适宜的环境。低于畦面的垄沟可为灌溉土豆提供便利,也能为排除田间积水作出贡献,更有利于田间水分的散发,能为保墒、调墒提供帮助,有利于花生生产。
而且花生起垄做畦栽培,可为花生根系生长、下针、荚果膨大提供一个疏松通透的土壤环境。所谓起垄,也叫做畦,指在田间筑起一个个高于地面的宽窄不一的畦面。这些疏松的垄间土被培植到畦上,可为花生生长提供一个土层深厚疏松通透的土壤环境。而花生的下针和荚果膨大,正需要土质疏松通透的土壤环境。所以,起畦有利于花生的高产高质。
再者,花生起畦栽培,利用了立体空间,改善花生田间的通风条件,可使田间通风更通畅,提升花生田间的整体通透性,花生田间通透性改善后,花生样封垄后不再那么郁闭,花生植株滋生和感染病虫害的概率会大大降低;此外,起垄种植还能降低地下虫害的生存环境,可大大降低地下虫害的危害率。
另外,花生起垄作畦栽培,有利于提升地温,提高光能利用率,田间通透性良好,光照能够透过花生秧照射到畦体上,特别是早春栽培能够更好地提升土壤温度,并将积热保存下来,这些土壤积温,可为花生的生长提供一个较为适宜的小环境,有利于花生的生产。同时也便于开展田间管理工作,比如便于开展培土、灌溉、追肥、病虫害防治等。
需要注意的是:起畦的高度(沟底至畦面)以11~12cm为宜。起畦过高,不仅畦面不易保宽,而且覆膜时畦坡下边盖不严,压不紧,膜易被风刮掉,起畦过低,不利于排灌,且易使多余的膜边糊死硅沟,影响水分下渗,因此,起畦时,要注意耙平畦面,掌握畦高;畦底宽度因地力、品种和密度、膜宽而异,一般中等肥力种植早熟中果花生品种,畦底宽为80~85cm,高肥力种植中熟大果品种,底宽85~90cm;起畦后,覆膜前,用铁锹按畦面宽度将畦沟上下切齐,使畦坡上下接近垂直,断面成为矩形,这样可使膜边贴得紧、压得实,同时也避免了梯形坡两膜边糊死畦沟的弊端;起畦时要将畦面压实拉平,确保无垡块、无石头,这样有利于薄膜展铺,膜面与畦面贴得实、压得紧,并能解决拱形畦面梯形畦坡覆膜花生果针下扎滑坡的问题。
二、改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花生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实践证明,覆膜比不覆膜种植的花生最大能将产量提升30%左右。在品质上,覆膜种植的花生荚果不仅多且饱满,商品性更好。在实践操作用,覆膜种植花生比不覆盖地膜花生种植具有6个方面的优势:
1、地膜覆盖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条件,增加和保蓄了太阳对土壤的辐射热能,提高了土壤温度,覆膜花生全生育期5cm日平均地温比露栽增高1.4~2.7℃,总活动积温增高195.3~370℃。在中期高温阶段,由于覆膜花生群体覆盖度大和地膜的不透气性,阻挡了气化热的通过,抑制了地温上升,起到调温作用。由此,缩短了生育进程,使花生早熟、高产、稳产。
2、增强了花生的抗旱耐涝能力由于地膜的不透气性,白天气温升高,水分蒸发到地膜,晚上气温低,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附在膜面下,保持表土层湿润,起到了保墒作用。若天旱无雨,覆膜耕层水分减少时,深层水分通过毛细管向地表移动,被地膜阻隔在表层内,起到提墒的作用。另外,覆膜花生浇水、排涝方便,维持了土壤适宜水分和通透性,起到抗旱防涝作用。
3、保持了土壤松暄,促进了根系发育和有利果针入土结实覆膜花生前中期土层保持湿润,中后期防冲、防涝,使土壤水分消长运动规律相对稳定。薄膜承受雨点打击能力强,使花生结实土层长期保持松暄,增强了透气性,促进根系发达,根瘤增多,有利于果针人土和荚果发育。
4、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化,提高速效养分含量覆膜花生地养分不会因浇水或降雨引起流失或下渗,造成肥力下降。相反,由于膜内温度相对升高,透气性好,促进了好气微生物的活化和各种酶的活性,加速了上壤营养物质分解和转化,速效态氮磷钾养分增加,尤其是速效氮比露栽成倍增加。
5、改善了田间小气候,提高了花生光合产量覆膜花生由于地膜的光反射能力,增加了花生株行间的光照强度。另外,由于地膜表面光滑,风速加快,促进田间气流循环,加之气温高、光照强,显著提高了光合效率。
6、地膜可以降低杂草虫害滋生条件,对土花生的安全生长和优质高产有利。还可以实现早种早收,较早腾茬,为种植下茬作物赢取时间,对提升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有一定的贡献。
虽然说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应用上,整地播种时比较费工,投入比较大,但是,在覆盖栽培后,花生的全生育期,不需要除草清棵和中耕培土,总体还是较为省工。同时还能提高产量和质量,性价比比较高,增加了种植效益,这也是为什么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三、直播改拌种播种在传统的花生种植中,种植户对于种子精选,提前晒种,甚至发芽实验、催芽都有所了解运用。为了就是提高播种效率,提高花生的出苗率,苗全苗齐苗壮,为后期的丰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有些种植户为了节约投入成本,或者是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往往忽略了花生拌种事宜,根据常年的种植习惯,就直接播种。导致花生出苗不全,甚至断垄严重,却不知道原因出在那里!
这是因为,随着多年的花生往复种植,花生的病害也多了起来,比如青枯病、根腐病、茎腐病,以及地下虫害等土传性病虫害,在花生主产区,特别是连作地块发生比较严重。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等到病虫害发生时再进行防治,虽然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是,防治效果大打折扣,效果不太理想,又增加生产投入不说,而且很影响花生的质量和产量。
而采取药剂拌种是一种投资小,防治效果比较理想的方法,根据当地花生田间病虫害的发生具体情况,防患于未然,更好地促进花生的生产。拌种用药剂根据拌种目的不同而异,也就是说依据防治什么病虫害来选择拌种药剂。有药剂防治根腐病、茎腐病等土传性病害;有种衣剂防治花生蚜虫、根结线虫、地下虫害;有菌剂能加速根瘤菌的形成和增加固氮作用;还有微肥拌种,促进花生产量和质量;还有抗旱剂增加抗旱性,保水剂改善种子周围水分情况,提高种子发芽率等。
拌种包衣可采用机械方法和人工方法。种衣剂不要和碱性农药、肥料同时使用。在盐碱较重的土地上不宜使用包衣种子,否则容易分解失效。当然了,现如今种业发达,种植户可在当地正规的种子公司,或者正规的农资部门,根据播种目的询购已经拌种好的优良花生种进行播种,就不用自己拌种那么麻烦,简单省事。
需要注意的是:在搬运包衣好的种子时,要先检查包装有无破损、漏洞。严防包衣种子被儿童或禽畜误食中毒。使用花生包衣种子播种时,工作人员要穿防护服。
综上所述:花生是一种种植面积非常广泛的经济作物,很多农民兄弟家里都有种植,也掌握和积累了相关的种植技术与经验。特别是一些老农接触现代化日新月异的农业种植信息比较少,挂在嘴边的话是:“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我咋着”,接受新事物不顺畅,还是根据老传统种植经验和习惯,已经不能满足当下花生的高效栽培要求。那么,就需要改变一些种植老习惯,看看种植花生这“三改”哪方面需要改进,能够提高花生产量促丰收,就灵活运用,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气候、种植条件,优化调整种植模式,进行合理改进,就能更好促进花生的丰产丰收,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