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吃胃药有效果吗
治疗脾胃虚寒,为啥成为吃错药的“重灾区”?中医分析4种证型,脾胃虚寒吃药能吸收吗
中医治病调理是在仔细问诊、准确辨证、用对药方、规范用药等各个环节配合下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辨证就不容易消除。有没有医生容易开错药、患者容易吃错药的病症?还真的有,而且还是常见病、多发病——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占患者总数的6成以上,它实际是脾和胃两种症状的综合。脾胃在中医互为表里,同进共退,经常把它们放一块调理。不过脾喜燥恶湿,不合心意就“虚”给人看;胃喜润恶燥,一不小心就“痛”得不行,它们都是需要小心伺候的主。
脾胃虚寒,症候表现为脾胃阳衰气虚、阴寒内盛。脾在前面“闹腾”,胃在背后“配合”,有6个典型症状:
1、睡觉流涎水,睡眠质量差,起床后胸闷。
2、体型要么瘦,要么虚胖,动不动流汗。
3、舌苔白腻,舌两侧鼓起有齿痕,脉沉细涩。
4、肢体浮肿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佳。
5、腹胀腹痛,畏寒怕冷,大便沾马桶。
6、口干口苦且口臭,但没有口渴感,情绪多变。
这些是脾虚生湿、胃弱生寒的表现,由脾及胃,因虚生寒,因寒生湿,由湿生痰,由痰变瘀,因瘀成堵,一个个问题陆续跳出来,治疗不及时则成顽症。
引起脾胃虚寒的主因,除了天生体弱、基础病外,就是生活习惯不好,如不爱运动、经常喝冷饮、无节制吹空调、长期穿露脐装和超短裙、长期熬夜吃夜宵等。它们很容易引起脾胃虚寒。
中医调理脾胃虚寒,要么是汤药,常用黄芪、白术、干姜、甘草、桂枝、芍药等;要么是中成药,温中、健脾、壮胃;要么是推拿、针灸、拔罐等,选中脘、脾俞、足三里、气海等穴位。
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要坚持温中健脾原则,考虑脾阳虚、胃阳虚两个病症,综合舌、脉、中焦三个表现,辨证论治,对症施治。
为啥脾胃虚寒会成为吃错药的“重灾区”?
很多中医患者受现代“标准答案”思维方式影响,不是选A就是选B,认为脾胃虚寒选理中汤、参苓白术散等代表方剂,其实脾胃虚寒有4个方:
4个方证主攻都是脾胃虚寒,且大致表现都有脾虚、胃寒,喜湿喜按,不思饮食,肢体乏力发冷,苔白脉虚等症状,恰恰是辨错证、吃错药的根源。
1、香砂六君子汤证:因气不足、气虚而引起的寒,但寒证轻微,有气郁、痰湿表现,关键在于病痛部位能轻按,感觉舒服,用力稍重则不适,胃胀感觉重于胃痛、胃酸。
2、香砂养胃丸证:因气滞、阳不足而引起的打嗝、呕吐、湿重,寒证明显,有反酸、口臭、饥饿感明显等表现,关键在于:有胃部炎症,胃痛胃胀夹杂不清,一饿就心慌手抖。
3、理中汤证:因中阳不振、中焦瘀堵引起的寒湿,患者吃热食,怕冷饮,遇冷则胃痛,冒虚汗,关键是轻按痛处症状减轻,痛感强于胀闷感。
4、小建中汤证:因中焦长期瘀堵引起阴阳两虚,患者口干、大便秘结,有时出现腹泻症状,腹部痛感明显,关键是冷热症状并存,有时五心烦热,有时喜冷怕热,且痛处要用力按才缓解。
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养胃汤、理中汤、小建中汤是脾胃虚寒的代表方证,各自有延伸,如小建中汤有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理中汤有附子理中汤、桂附理中汤等。
不过它们很多是非处方药,有的患者认为只要是脾胃虚寒都能通用,导致用错药,后果是:
如果小建中汤误用成理中汤,温燥过度,进一步伤阴,病症加重,更容易生病。
如果理中汤误用成小建中汤,则胃润但脾湿,寒湿逐渐困重,痰多湿重,人更虚了。
如果理中汤误用成香砂养胃汤,则不能除满消滞,健脾祛湿,病症没有减轻,用药没有效果。
如果香砂养胃汤误用成香砂六君子汤,则不能理气化痰,和胃畅中,气虚变重,胃胀不思饮食。
总之,辨准症状是关键,不乱用药,不想当然才能治好脾胃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