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科技

2020至2021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三质量监测题,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三质量监测题

(第四、第五单元)

【注意】1、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 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 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刘禹锡)(1分)

(2) ,秋风吹散马蹄声。(《潼关》谭嗣同)(1分)

(3)君问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2分)

(4)《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34;的座右铭的句子是∶。(2分)

(5)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分)。

2.看拼音写汉字。(4分)

(1)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 xiá ài()的民族主义。

(2)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 chén mò guǎ yán ( )。

(3)冬天的早晨,门口 quán fú()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

(4)不过,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 shén cǎi yìi yì(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走在大街上,一个黑瘦黑瘦的中年人,跑到我身边,怂恿我加入到他的团伙去偷东西。

B.她早上迟到了,两腮红红的,站在教室门口,显得那么羞怯。

C. 他们俩虽然是同胞兄弟,但长相和性格大相径庭。

D. 读了《动物笑谈》一文,你是不是会在幽默处忍俊不禁地发出笑声呢?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鲁迅先生对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晚年虽然疾病缠身,但他无时无刻不忘历史赋予他的使命。(将&34;改为&34;)

B.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

(删掉&34;和&34;)

C.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34;是一种病,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防止孩子不玩手机。(删去&34;)

D.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将&34;改为&34;)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34;这首广为流传的节气歌将二十四节气按照时间顺序串联了起来。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锁定四季,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则得名于气候变化,而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则将物候现象反映得富有诗情画意。

(1)依据上面材料,写出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用&34;句式,限 30字以内)。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要求上下联中各嵌有三个节气。

昨夜大寒 到清明 霜降茅屋 今朝惊蛰 如小雪 春分时雨

二、阅读理解。(46 分)

(一)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0 分)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 B. 止有剩骨/止增笑耳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不敢前 D.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译文∶

8.&34;的仅是饿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二)阅读课外文言文选段,回答后面问题。(9 分)

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34;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34;曾子曰∶&34;遂烹彘也。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之妻之市 (去,到) B.女还(同&34;,你)

C. 曾子欲捕彘杀之 (想要) D.特与婴儿戏耳 (游戏)

10.用三条&34;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 分)

待 父 母 而 学 者 也 听 父 母 之 教 今 子 欺 之 是 教 子 欺 也。

11. 从&34;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 (3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0 分)

电子纸开启阅读新时代

①自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直到今天,纸一直是最主要的阅读载体。纸质媒体有很多优点∶一是反射式,视觉感舒适;二是亮度高;三是反差大,分辨率高,看每一个字都特别清楚;四是视角广。另外,图文印刷后有永久性,印刷上去之后不再耗电和油墨。最后一点是纸质媒体轻便,可卷曲。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达;使纸质媒体暴露出信息量有限,不能动态查询的缺点。但人们仍然习惯于纸质阅读,主要是人类遗留下来的习惯。

②目前,已有许多人通过液晶显示屏等阅读器进行阅读,但是,从阅读是否舒适的角度看液晶显示屏和纸张相比差别实在是太大了;液晶显示屏必须得有背景灯,长时间阅读会导致眼疲劳;而电子书阅读器通常采用反射式液晶屏,反差程度较低,亮度也不是很好。

③电子纸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选择,电子纸利用电泳显示技术原理发明而成。在电场的作用下,黑白两种不同的颗粒不停运动,当白色的颗粒上升到上表面时,所有的环境光照射到面被完全反射,这样就形成了白色的状态,也就是纸的状态;当交换电极后,两种颜色的交换位置,这样白色的颗粒就可以到下面去了,黑色的颗粒就到上面,光被黑色的颗粒部吸收,结果就导致黑色,也就形成了黑白显示。另外,在上表面也可以有混合的状态,两种不同的颗粒成比例的混合,这样可以形成黑白及有灰度层次的不同颜色。

④目前的电子纸已经能够做出与传统纸张相近的薄厚及外观,有着与印刷品一样的质感,兼具传统纸张的一些特性∶亮度和分辨率较高,可在自然光下阅读,室内外均有较好的易读性; 视角广,可从各个角度阅读;重量小,便携,适合移动阅读等。

(5)子纸还有传统纸张不具备的优点∶其呈现的内容不固定,它能随意存取、多次使用大料,且便于检索。在电子纸上多次写入内容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用手直接写入,另一种是用复制的方法(包括网络下载)来刷新内容。只要你随身携带电子纸,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查询、下载各种信息。此外,电子纸可调节字体大小,保护视力,图文刷新后不耗电,节能。

(6)然有上述很多优点,但目前电子纸还不完善∶ 一是电子纸不能显示彩色内容; 二是不曲、折叠;三是其内容资源比较贫乏,需要更多的内容提供商,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出等行业都在电子纸平台上出售内容产品,并实现版权保护,共同来丰富电子纸的内容资源。

(7)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例如,用电子纸阅读报刊,可以更及时,阅读的种类可以更多,就像许多报刊都随时带在身边一样。而阅读传统报刊在时间上不够及时,我们等报刊邮递到手上,或是摆上报摊才能读到,对那些身边没有的报刊,我们就无法阅。用电子纸阅读不用带沉重的书包,下载非常便捷,电子纸天生的放大功能也会使它受老年人和障碍的人的青睐……这种新技术也会带来很多有益的社会影响。例如,大大降低传统纸使用量,从而减少树木的砍伐,大大减少发行和运输的费用等。可以想见,电子纸会i数字化生活的崭新一页。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作者李莉莉)

12. 选文第③段划线的&34;指的是哪些问题?请分别概括回答。(3 分)

13.有关文章内容和写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时间顺序,说明了电子纸的优点和不完善之处,电子纸将开启阅读新时代,

B.第⑥段划线句中的&34;是指当前、现在,在语句中起限制作用,表明&34;的结论反映的是作者写本文时的事实,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⑦段使用了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电子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进行了说明。

D.本文依次说明了纸质媒体的优缺点,液晶显示屏等阅读器的阅读不舒适问题,电子纸的发明原理,电子纸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电子纸的优点及不完善之处。

4.从选文来看,电子纸和传统的纸质媒体各有优点,你更喜欢使用哪一种,为什么?(4分)

(四)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后面题目。(17 分)

最美的对视

(1)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

(2)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16 岁的男孩。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3)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四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此,他的世年就漆黑一团。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助的一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见光明。

(4)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

(5)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34;。她代表已经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6)早在六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子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4;自捐献眼角膜登记卡&34;(0.5克的挚爱&34;我知道,有些人正用您的眼睛看着这个从未谋面

的世界。说不定哪天,我们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再相视,我知道,那是您爱的目光。&34;妈妈&34;最美的人&34;0.5克的挚爱&34;眼角膜&34;她&34;磨练&34;师父,师兄来了!来了!&34;老者道∶&34;唐僧喜道∶&34;行者道∶&34;三藏闻言,感谢不尽,师徒们俱拜辞老者。

(乙)话表牛魔王赶上孙大圣,只见他肩膊上掮着那柄芭蕉扇,怡颜悦色而行。魔王大惊道∶&34;师来也!&34;得胜的猫儿欢似虎&34;兄弟,你往那里去?&34;师父见许久不回,恐牛魔王手段大,你斗他不过,难得他的宝贝,教我来迎你的。&34;不必费心,我已得了手了。&34;你怎么得的?&34;那老牛与我战经百十合,不分胜负。他就撇了我,去那乱石山碧波潭底,与一伙蛟精、龙精饮酒。是我暗跟他去,变作-个螃蟹,偷了他所骑的辟水金睛兽,变了老牛的模样,径至芭蕉洞哄那罗刹女。那女子与老孙结了一场干夫妻,是老孙设法骗将来的。&34;却是生受了。哥哥劳碌太甚,可把扇子我拿。"孙大圣那知真假,也虑不及此,遂将扇子递与他。

1.【甲】文段中牛魔王的妻,红孩儿的母,名唤什么(A)___,又唤铁扇公主。

(乙)文段中的牛魔王变作了谁(B)_________(2分)

2.牛魔王夫妇为什么不肯借芭蕉扇给孙悟空?要求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4分)

3.来之不易的宝扇又被牛魔王骗走,这个细节是否有损于孙悟空的光辉形象?(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