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春季流感是什么引起的

春季流感来势凶猛!一文教您如何应对!,春季流感小知识

近日,春季流感进入高发期,很多学校学生都中招了,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都挤满了看病的孩子及家长。

春季流感高发,CDC公布最新流感周报

冬春交替,气候变化多变,时冷时热,昼夜温差很大;并且进入春季,气温回暖,病原微生物开始活跃,生长繁殖速度加快,也致使流感进入高发季节。我国疾控中心的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公布了2月13-19日的流感周报。

根据流感周报的概要:监测数据显示,本周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A(H1N1)pdm09 为主、 A(H3N2)亚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南、北方省份流感样病例百分比略有上升。

流感是什么?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3个亚型,甲型流感、乙型流感、丙型流感。其中造成人体感染且季节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的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其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与普通感冒不同,流感起病急,进展快,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少数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多种并发症而死亡。

用表格读懂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流感

普通感冒

病毒体

甲型流感、乙型流感、丙型流感病毒

鼻病毒等多种病原体

传染性

流行范围

大范围流行

小规模传染

发病季节性

明显

不明显

症状

高烧、头痛、乏力等

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

发热

高热,体温超过38℃

一般不发热或低热

病程

5-10天,但易引发其他并发症

一般5-7天

并发症

可合并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

少见

应对流感,中医有妙招

中医学将流感归为“时行感冒”范畴,并且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成药已投入流感治疗的临床实践。中药复方因其多靶点的特点在对症治疗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其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症状,而且可以调节免疫功能。《甲型 H1N1 流感诊疗方案》、《人感染 H7N9 禽流感诊疗方 案》、《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均将多种中成药作为流感主要用药收录其中。2021 年发布的《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更是直接将成人流感列为我国首批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充分说明中成药对于流感治疗的重要价值。

双清合剂是由《肘后备急方》中清热解毒的“大青汤”、《疫疹一得》中清热泻火的“清瘟败毒饮”、《医效秘传》中利湿之剂的甘露消毒丹,《伤寒论》中宜肺利咽的“桔梗汤”四方化裁而成。其主要成分:郁金、金银花、连翘、广藿香、知母、大青叶、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其中,金银花、大青叶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共为君药;知母、石膏清热泻火、生津除烦、润肺止咳,连翘、广藿香疏风解表兼化湿和中,四药合用既助君药清肺解毒、宣肺泄热,又化湿浊而理气和中故为臣药。诸药共用,可清透表邪,清热解毒,用治风温肺热,卫气同病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青叶、金银花、连翘对甲型流感病毒有直接作用、治疗作用和预防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免疫调节活性来达到抗病毒。

临床验证双清合剂可快速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兼微恶风寒、口渴咳嗽、痰黄、头痛等症状。根据2022年最新的研究报道显示,双清合剂完全退热速度快,对于出汗、咽痛、咳嗽症状的缓解效果与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相当,头痛、肌肉关节疼痛等单项症状改善优于奥司他韦。

科学预防不可忽视

接种流感疫苗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流感病毒感染、减少流感相关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目前流感疫苗分为三价和四价疫苗,有注射式和鼻喷式。其中三价流感疫苗可预防甲型H1N1、H3N2和BV型三个型别的流感,四价流感疫苗除预防以上三个型别,还可以预防BY型流感,大家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接种流感疫苗可在就近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接种后留观30分钟后再离开。此外,做好个人防护也非常重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出门记得戴口罩,尽量不去人群聚集性场所,同时注意加强营养,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如出现流感样症状,注意避免接触他人,需要就医时务必佩戴好口罩,尽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以免传染他人。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生晓迪等, 中成药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研究及评价. 中国中药杂志, 2022. 47(09): 第2338-2342页.

[2]. 石霞等, 口服中成药治疗流行性感冒临床研究证据的概况性综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 28(08): 第222-230页.

[3]. 潘曌曌等, 金银花、连翘配伍提取物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FM1株的实验研究.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4]. 张琳, 双清合剂治疗风热感冒90例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05): 第801页.

[5]. 崔伟亮, 李慧芬与刘江亭, 大青叶抗病毒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山东中医杂志, 2014. 33(05): 第410-4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