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影视

如果柴荣活到六七十岁会怎么样(柴荣如果不早死)

导语:如果柴荣活到六七十岁

这张图其实有错误,应该是郭荣,是继承郭威的。柴荣,是篡位的赵匡胤给他改的。

五代十国,军阀混战,不过,最后建国的后周,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人文气质,继承的北宋,也延续了这种人文气质。后周的两任皇帝,郭威与柴荣,以及北宋皇帝赵匡胤,都是能征善战的武将,但他们生长于兵荒马乱的五代十国时期,亲身经历了军阀混战的痛苦,因此,在他们取得统治权力之后,一致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

郭威原为后汉大将,因遭猜忌而造反,建立了政权,因其先祖为周文王的兄弟亦即东虢西虢的君主,因此,他建立的国家,国号为周,意为继承古代的周。郭威生性节俭、虚心纳谏、改革弊政,使北方地区的经济、政治形势渐渐趋向好转。

郭威治国,是通过改革达到统一华夏的目的。他所进行的改革,综合起来,主要包括:提倡节约俭朴;整顿吏治纲纪;减轻压迫和剥削;招抚流民,组织生产;治理河患,灌溉良田;准备统一,开展统一战争。郭威的政治、经济改革和统一战争,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郭威去曲阜拜谒孔庙、孔子墓,并下令修缮孔庙,禁止在孔林打柴毁林,造访孔子后裔,提拔其为官,表示要尊崇圣人,以儒教治天下,为后周治国奠定了思想基础。

郭威知人善任,在临终前,没有传位给强悍的外甥李重进,而是传位给更为稳重的内侄柴荣。

郭威的精心治理,使后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显露出国富民强的趋势,为周世宗柴荣继续他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柴荣曾在民间经商,颇知民间疾苦,他完全继承了郭威的事业,并将其发扬光大,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

柴荣继位后,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国力继续增强。他又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契丹,连夺三州三关。在议取幽州时病倒,不久去世,年仅38岁,庙号世宗。

柴荣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利于休养生息。这些措施包括,均定田赋,限制佛教,奖励农耕,恢复漕运,兴修水利;在文化上,他还考正雅乐,纠正科举弊端,搜求佚书,雕刻古籍,大兴文教。

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后周国力迅速增长。

柴荣继位之初,曾立下了“十年平天下,十年休养生息,十年致太平”的宏愿,但历史只给了他短短的五年半的时间。而就是在这短短的五年半时间里,柴荣却创造了足以光耀千古的伟大功绩,效率之高,功绩之大,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帝王史上独树一帜。

柴荣英年早逝,为他人做嫁衣,成全了北宋,说实话,宋太祖赵匡胤也不差,他也很好地继承了郭威柴荣的事业,北宋的文治在华夏历史上也是非常出众的,但是,就武功来说,特别是就对契丹的战争来看,北宋特别是宋太宗赵光义开始,明显不如后周。

如果柴荣能活到六七十岁的话,至少能夺回燕云十六州,拒敌于长城之外,历史上将出现又一个大唐盛世式的国家,后来的辽金元清统治华夏的局面不会出现,整个华夏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将改写。

可惜,柴荣活的时间实在不够长。

两赵的母后杜太后曾对赵匡胤兄弟说,北宋取得江山的关键,是柴荣传位于七岁小儿,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实际上,如果柴荣传位于李重进,则后周江山无疑可以继续延续。

本文内容由小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