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娱乐

刘禅扶不起的阿斗是什么意思(刘禅为什么叫扶不起来的阿斗)

导语:都说“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真的傻吗?

很多人说,三国后期,刘禅继位,黯弱无能,蜀汉开始走向衰落,直至灭亡,后人也常用“扶不起的阿斗”形容一个庸碌无能之人,可是阿斗真的傻吗???

这我们要从头开始说起,刘禅尚在襁褓之中时,刘备为了留住人心三番五次摔阿斗,阿斗从小都是在这样的恐惧和不重视中长大的。

后主刘禅善于处理与文武大臣的关系。首先他按照刘备遗诏办事。刘备嘱咐自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而刘禅果真“以父事之”。刘禅即位时,刘关张已亡,(如若三人存一,诸葛亮绝对不敢如此嚣张)诸葛亮大权独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刘禅深知自己势单力薄无可用之人,知道如果要求诸葛亮交出权力,实乃以卵击石,可能危及到个人安全。须知当时诸葛亮权力之大,实为摄政。再则刘禅认识到诸葛亮才能出众,其治国才能远胜于己。善于使用超过自己的人使之尽心尽力,是大聪明;凡事疑神疑鬼亲力亲为实为小聪明。于是他在诸葛亮生前一直非常低调,而明智的选择了“政由葛氏,祭由寡人”的分工。他不是不感到屈辱,诸葛亮出师前夕写的《出师表》完全是教训的口气,是拿着皇帝不当干部,但是刘禅一直默默忍受,使得君臣之间不生内讧,确保了蜀国的稳定。

在刘禅继位之前,诸葛丞相、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以及魏延等人都是忠于先帝刘备,且每人的战功名声都是威名远扬,也不会把他这样的黄口小儿放在眼里,况且刘备只顾打江山也并不宠他,他自己没有心腹之臣,势单力薄,他自己明白只有装傻才能保住自己的命,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

刘备死时托孤诸葛丞相“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当时的军权都在诸葛亮手里,所有的武将都只听从诸葛亮的号令,并且诸葛亮功高震主,刘禅就是想要自己掌权也不可能,没有兵权就只能是一个傀儡皇帝,就像汉献帝一样,就算是有才能也无法发挥出来,因为自己的命都在别人手里。刘备死后,由于刘禅年幼,由诸葛亮执政。当刘禅长大成人后,诸葛亮理应把大权移交给刘禅。 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干,而是把军政大权进一步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更派人监视后主的一举一动。令刘禅敢怒不敢言,刘禅想抢回大权,但满朝都是诸葛亮的亲信,只好信任宦官黄皓,造成千古遗憾。

刘禅登基后,首先致力于农业生产,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百姓急需休养生息。在刘禅的治理下,五年后蜀国的情况大大好转,这时候,诸葛亮请求北伐,刘禅明智的拒绝了,然而,刘禅太善良了,耳根子软,诸葛亮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呈上一首《出师表》,于是就答应了。于是,一战回到解放前,这几年的努力都白费了

诸葛亮死后,魏延被杀,别有用心的杨仪之辈穷追猛打,而后主则明确表示“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对于达不到目的就扬言不如投降帝国的杨仪,他下诏废为庶人,至于杨仪自杀,那是他想不开,而后刘禅不再设置丞相,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这样确保不出现危及自己地位的权臣。蒋琬等人死后刘禅则大权独揽,维持蜀国稳定19年之久。

邓艾阴平小道偷袭,成都岌岌可危。刘禅选择了投降,以个人的屈辱保全了几十万计的生灵,避免了生灵涂炭的悲惨结局,做到全国为上,实为明智之举

到达洛阳后,司马炎问“安乐公,颇思蜀否?”刘禅断然回答“此间乐,不思蜀。”刘禅清楚一件事,别说是司马昭这样的枭雄,就算是换了谁都不会让一个在当地统治了几十年的皇帝回到自己的故土,如果真的让刘禅回去的话,也许没有到蜀国,在路上的某一条河就会突然发大水,或者某一条山路就会突然山崩,刘禅就遇上了“意外”挂了!所以他明白,想要活命,他应该怎么做,事实证明,他是保全了性命,寿终正寝的安乐公。

实际上刘禅在诸葛亮的阴影下已经锻炼出了高度隐忍的功夫,做到宠辱不惊,尤其善于装傻。诸葛亮动辄发脾气训斥自己,自己儿时皇帝那么多年都熬过来了,纵然司马炎狡诈无比,无奈刘禅的表演功夫已经出神入化了。当年孔子感慨“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可见善于装傻的人,圣人都觉得心向往之。)用以形容刘禅未尝不可。

既然刘禅不笨,那么为什么还是做了亡国之君呢?只能说刘禅没有野心,对天下不感兴趣,志不在天下。不是谁只要聪明就能当好皇帝,也不是谁都想当皇帝的。

本文内容由小莉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