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建文帝叫朱什么(建文帝是朱允炆吗)

导语:书生意气的建文帝:周王朱橚很荣幸(1)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以嫡传皇太孙的身份登上皇帝宝座,改元建文。他的父亲皇太子朱标少福而薄命,朱元璋还在世的时候就患病死了,因此朱允炆也就荣幸的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继承大统的皇太孙。

朱元璋出身贫寒,当上皇帝后爱好附庸风雅,曾经出过一副对联考考皇子皇孙,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聪慧,脱口而出:雨打羊毛一片膻,燕王朱棣也在场,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这个典故在正史和稗史都有记载,当非虚构。从此联可以略略看出他们的不同,朱允炆身为皇太孙,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接受的是鸿学大儒的儒学教育,性格仁慈懦弱,想到的也是田园景致、曲径小调,朱棣久经战阵,下联见于场面宏大。从文采上看,各有所长,但是为人处世上说,老油条朱棣显然更甚一筹。

朱棣

朱元璋深感隋唐宋皇室暗弱,最终被外姓夺了皇位,于是大封儿子为藩王,分别镇守要津,以巩卫中央,保证朱家天下千秋万代。

唐宋朱允炆在做皇太孙时,目睹各位藩王叔父的强横,继位之后,首要的事情就是削夺诸藩,加强中央集权。他破格提拔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参知军事,组建自己的班底。

户部侍郎卓敬曾上奏:燕王智虑过人,有先帝(朱元璋)之风,现镇守北平,地势形胜,兵强马壮,一旦有变,不易控制,可以来一招釜底抽修,将燕王调离根基北平,改封到南昌,削弱他的势力。兵部尚书齐泰也说:燕王势力最强,威胁最大,应该先除燕王,余者自然束手就擒。朱允炆准备同意这两人的意见,如果实施得当,以天子大旗讨伐藩王,以全国之力对付一隅,必可战而胜之。也算他不走运,一个专门与人唱反调的太常寺卿黄子澄登场了,他口若悬河,舌灿莲花,极力反驳齐泰和卓敬的意见,理由是:自古之事,先易后难,欲除燕王,宜先剪除羽翼,消灭其他弱藩后,最后讨伐燕王。现周王不法,何妨先拘捕问罪,一可除掉周王,二可震慑燕王。两种意见截然不同,建文帝又是个没主见的主,顿时没了主意。

齐泰

正巧,汝南王密报,告发周王朱橚(su)有不法行为,朱允炆大喜过望,决定采纳黄子澄的建议,先搞定一个藩王再说,于是君臣密议之后,决定第一个就拿周王开刀,轰轰烈烈的削藩行动开始了,忘了说一句,周王不但荣幸的成为第一位被逮捕的藩王,而且告发他的汝南王朱有燖(xun)正是他的亲生儿子,口号是大义灭亲。

朱橚

朱允炆年轻识浅,在朝中根基不深,威望不足,功勋老臣欺负幼主,一方面他大力破格提伯新人,替代倚老卖老的一帮老臣,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另一方面,他秉承朱元璋约束的遗训:宦官不得干预朝政,违者灭族,对宦官管理十分严厉。所以他既得罪了树大根深的功勋旧臣,又得罪了宫中的宦官集团,这为他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

他破格提拔的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都是忠心耿耿、文思斐然的饱读之士。但全都是意气用事的书生,处世缺乏深谋远虑,更缺乏必要的隐忍。忠心有余,耐心不足,最后撤藩失败,令人扼腕叹息。

本文内容由小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