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育儿

天水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第三方评估(凉州区如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导语:天水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信息专报

坚持从自我做起

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清水县原泉小学 赵金凤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之上的命运共同体。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更能深刻体会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到少年儿童教育中,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心灵深处。

一、注重教育灌输,培树爱国意识。充分利用课堂、主题班会、队会、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传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统一团结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占了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他55个民族人数较少,称为“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为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各民族建立了患难与共的深厚感情和相互依存的长久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各民族的人口分布状况,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稳步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少数民族地区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为了进一步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状况,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大力推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缩小各民族之间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共享发展成果。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共荣共存的历史,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共同体。我县有33.54万人,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满族等,也是一个少数民族散杂居的地方。通过大力灌输历史文化、民族政策、国情县情知识,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孩子们心底扎根,让爱国主义意识伴随孩子们成长。

二、坚持关爱有加,强化团结友爱。在教育教学中,我始终教育引导孩子们要互相尊重、包容团结,绝对不能歧视回族等少数民族同学,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要互帮互助、互勉互学、共同进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更加关心回民小朋友的学习、生活,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在学习上,经常加强对回族学生的辅导,努力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让他们争当学习标兵;在生活中,时常进行教育引导,勉励他们自信、阳光、开朗,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争做“五美少年”。坚持落实每学期比汉族学生多一次家访,主动与班内回民小朋友家长多联系、多沟通,全面掌握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详细制定教育成长计划,搭建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争做团结使者,开展志愿服务。我积极参加县上组织的民族团结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村庄、小区,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大力宣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思想理念,积极宣讲党的民族路线政策,主动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文化知识,为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村庄、社区做出努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奉献力量!

(清水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

本文内容由小凡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