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看《如懿传》了解宫廷建筑的布局如何体现出来(如懿传宫殿布景)

导语:看《如懿传》,了解宫廷建筑的布局如何体现皇家的威严

宫廷建筑的规划——择中论

中国古代宫城的选址和布局,有一个总的原则,那就是所谓的“择中”——即在都城的选址规划、布局中,宫城要居于中心地位。当然,这个“中心”未必是指绝对的中心点,而是指城市最重要、最核心的位置。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尚中”的思想,认为帝王只有居于四方之中,才能“中立不倚”,进-步才能动静不失其时,以不变应万变,最终达到万寿无疆的境界。天子居中心至尊之位,就意味着其替天行道、行事正大光明。因此古代“王者必居土中”的观念是十分强烈的,而这种观念主要是受到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

此外,古人也认为,天子居中,方便于国家的治理。如《吕氏春秋·慎势》中就说:“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面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天下之地,方千里以为国,所以极治任也。”大意就是:古代的帝王,选择天下的中心来建立都城,选择都城的中心来建立宫廷;选择宫廷的中心来建立祖庙,这样便能很好地治理天下。

早在奴隶社会,都城的规划就贯穿了“择中”的原则。《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讲国的就是周王城的规划,约成于春秋后期,即奴隶制行将消亡的阶段。该书含有不忍视其旧制湮没的怀旧意味,是后世儒家奉为托古改制的经典。书中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文中所说的左、右、面、后等方位,都是以王宫作为本位而言,王宫在都城的中心无疑。

后来各个朝代基本都承袭了周朝“尚中”的思想。综观历史上的都城,几乎都建立在全城的中轴线上。通常还要以全城气势最宏伟、规模最巨大的建筑群作为全城中轴线的主体。明消时期的北京城,便以当时的“紫禁城”为核心。皇宫不但占据都城的中心,而且从城市道路、排水、用水、绿化等方面都显示出礼制意义上的“中心”地位。同时,出于宫廷安全的考虑,从春秋开始实行所谓的“里坊制度”,把城内居住区划成许多里坊,里坊内有街巷,四周用高墙围起来,设里正和里卒看管把守,早启晚闭,傍晚街鼓一停,居民就不得再在街上通行,违者罚杖。汉朝时,只有万户侯的府第不受此限,可向大街开门。这种封闭的里坊制一直延续到唐代, 到了北宋,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所以取消了里坊,代之以商业街和街巷的布置形式。

帝王死后的陵寝布局也以“择中”为原则。从秦始皇陵到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全都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秦始皇陵居中,外面有内城、外城两道,中轴线贯穿着陵墓及其内城与外城。明十三陵的每个皇陵不仅本身有中轴线,而且还要选择一个突起的山峰作为陵墓建筑群的视线终点,烘托出帝王的权威和气魄。

宫廷建筑的布局——前朝后寝、左祖右社

中国历代的宫廷建筑,大多遵循“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布局规则。最早关于这一规则的记载见于《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书中说:“(宫城)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在这样的布局中,宫城居于王城的正中,左边设置祖庙,右边设置社稷坛。宫廷在前,市井在后。宫廷里面有九室,供嫔妃们居住;外面有九室,供九卿们处理政务。

其实,早在商朝,帝王宫室就分为处理政务的前朝和生活居住的后寝两大部分。1954至1976年间,考古人员在发掘商中期盘龙城宫殿遗址时发现,宫殿的中轴位置上分布着三座大型建筑。而在中间一座寝宫的前方,是一座大空间的厅堂,应为前朝部分,而后面则明显属于居住区城。这种在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上按“前朝后寝”的方式规划的宫殿格局,奠定了此后3000余年宫廷建筑群的基本结构。

前朝位于宫殿的正前方,是帝王处理朝政的地方,一般以正殿为中心布置成院落。在这里,皇帝作为一国之君, 治理天下,故其在规模与装饰皆以烘托帝王气象为主,追求森严、崇高。

从战国时代开始,历代帝王宫殿的前朝,一般都要排列三座大殿。不过直到南北朝,三大殿都是横向排列,即正殿居中,另外两殿设于正殿的东西两厢。隋文帝营建大兴官之后,按周礼的制度,开始沿轴线纵向布置三殿,称为“三朝”:承天门为大朝,大兴殿为日朝,两仪殿为常朝。唐大明宫则以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为三朝。明初,太祖朱元璋刻意复古,南京宫殿也以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为“三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后,宫殿制度也遵循南京旧例,仍是三殿前后纵列,即将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作为“三朝”,清代继续沿用。为了进一步谊染帝王气象,三朝之前,一般还会有一层层的门。如明代营建的北京故官,就有大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承天门五重,形成典型的“三朝五门”格局。

以故宫为例,来具体说说古代宫廷的布局

可以说,明清时期的故宫在利用宫殿布周来烘托皇帝的权威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下面就以故官为例,来具体说说古代宫廷的布局。

首先是“三朝五门”。五门中的第一门是大明门(清代改称大清门),位于太和殿以南约1.6千米的中轴线上。大明门北边以500多米长的“千步廊”组成一个狭长的前院,再接个300多米长的横向空间,形成丁字形平面,北端就是高耸的皇城正门一天安门, 门前配有玉石华表、金水河桥,形成第一个建筑高了。进人天安门,是一方较小的庭院,尽头就是形式及体量与天安门相同的端门,这种重复,使天安门的形象得到了加强。通过端门,进人个深300多米的狭长院落,宏伟壮观的午门就在此形成第二个高了。午门内是太和门庭院,宽度达200多米,至此豁然开朗。过太和门,庭院更大,是一个面积4公顷多( 约1000平方米)的近乎正方形的大广场。正中高台上的太和殿有十余座门、楼和廊庑环列拱卫,达到了全局的最高了。太和殿之后,中和、保和两殿依次排列,延续了自隋代以来官室前朝部分的一贯布局方式。

自保和殿后的乾清门往北,就是“内廷”,也就是“前朝后寝”中的“后寝”。后寝,是皇帝及其家眷生活起居之处。在这里,皇帝作为一家之长, 理家施教,故其建筑风格渐趋柔和、温馨,烘托祥和、安宁的气氛,更显生活气息。故宫包括以乾清宫为中心的中路和左右侧大片嫔妃所居的院落式寝宫。其中乾清宫是皇帝正寝,坤宁宫是皇后所居,明嘉靖时两宫之间又建了一座小殿“交泰殿”,于是成了外三殿与内三殿的布局。紧靠乾清官东西两侧,即为东六官、西六官、乾东五所、乾西五所等嫔妃庭院。这种布置,还附会天象:乾清官象天,坤宁官象地,东西六宫象十二星辰,乾东、西五所象众星。形成群星拱卫的格局,其目的无非是夸张皇帝的神圣。

此外明初热衷于恢复古制,按周礼“左祖右社”的说法,在宫城之前东、西两侧置太庙及社稷坛。太庙用以祭祀列祖列宗。社稷坛则用以祭祀土谷之神。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奈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