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如此惨烈的外戚政治在先秦之前为何无所不能(外戚专政的原因)
导语:后世如此惨烈的外戚政治 在先秦之前为何无法形成?
导读外戚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兼具特色的时代现象,从刘邦建立西汉吕后专权,到唐朝时武则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再到晚清时期慈禧太后统治大清江山半个世纪,外戚政治如同封建社会史上的一个毒瘤,永远挥之不去,给本就充满艰难的封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阻碍。而外戚专权的原因也有很多,本文尝试从先秦时期的宗族法制入手,对外戚政治形成的线索做相关的分析。
宗法制度延续下的婚姻宗法制始于夏朝,完善于周朝。宗法制规定了宗族内部的组织结构、等级制度等等。在它的指导之下,周天子为天下大宗,其他诸侯国为小宗,天子之外是诸侯国,诸侯国之外是方国的分成结构;并形成了嫡长子继承制,也形成了上下尊卑、层层隶属的关系。
尤其是宗法制作为族权的体现,已经超政治阶级的性质,使宗族首领垄断了各级政权,所以周天子以一族之长的身份出现,形成了家天下的统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听起来也就自然而然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兴盛繁荣之时,人们称之“宗庙辉煌”;国家衰败之时,人们叹之以“宗庙颓暗”。
在大宗、小宗的原则下,周天子开始分封诸侯国,其中姬姓五十三国。尽管大多数诸侯也与天子同宗同姓,但诸候本身的权力相当强大。几代以后,家族日渐繁茂,与天子嫡亲关系也就日益疏远,于是诸侯国与中央的距离不断加大。可见仅仅依靠分封制是不够的。为维持与稳定固有的宗法等级模式,使上下尊早秩序不至于紊乱,还必须采取补充手段加以协调,这就是婚姻。
《礼记.昏义》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婚姻的主要目的在于“上以事示庙”,这就为婚姻首先蒙上了政治前提,使婚姻成为了稳固统治、平稳政局的手段。
诸侯之间的婚姻也十分普遍。《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庄姜;“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可见仅庄姜一家就使齐、卫、邢、谭四国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姻亲网络。
到春秋战国时期,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左传.信公二十四年》载,晋文公即位前分别娶了狄、齐、秦国的女子为妻,使晋国和这几国都有了姻亲关系。《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国与申国是亲关系,还有晋平公娶卫女。鲁昭公娶吴女为夫人等等,此类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举不胜举。由于贵族之间的联姻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当新王年幼无力亲政之时,“舅氏”插手政事便成为必然,并且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
由于诸侯国之间的联姻本身就带有政治前提,而“舅氏”干政又得到了社会心理的认可,这就为外戚专权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汉书.外戚传序》曰:“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这代表了汉代帝王的观点。虽然该书中也认识到外戚干政的危害,并列举了大量的教训以供帝王借鉴,但正是《汉书》产生的东汉时期,外戚专政的现象愈演愈烈。
先秦时期的外戚专政为何无法发展一、秦朝的建立是古代封建王朝和奴隶制王朝的分水岭,而封建社会则代表着集权政治的进一步加强,简单点说就是皇族得到的权力会更多,相应的臣子们则会依附于皇权而生,而在春秋战国以前,则是贵族政治,在嫡长子制度确立的前提下,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和天子共治天下的贵族们不仅在中央担任各部门要职,而且进入中央的官员同样也是地方诸侯,拥有自己的封地,不仅有独立的经济力量也有独立的军事力量,也就是说诸侯们对天子能产生强有力的制约和监督作用,侧面来看,带有一部分“民主”色彩。《左传》日:“国卿,君之贰也,民之主也。《孟子》:国君“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事实上,诸侯和公卿贵族否决天子的提议,甚至废除国君的现象也确实经常发生。
这种诸侯贵族政治其实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君“因情爱迁”和制止了女主及其亲属权力的无休止发展。如周幽王立褒姒、废申后是违背宗法制的,申后是可以表示不满,但申后依靠父亲联络西戎,把矛头对准周天子,其做法已经超出了诸侯们的底线。
诸侯们显然不能容忍外戚如此专横霸道,所以在幽王被杀,群龙无首的情况下,也能很快地自发组织起来,重新稳定秩序。由此看来,外戚权力来自于王权,如果贵族能够对君王进行权力限制,也势必影响到外戚的权力扩张。
二、先秦政治制度的另一特点是世卿世禄,只要你不犯原则性错误,相当于就是终身富贵,这对既得利益者来说,是最为珍贵的。所以当战国中期各国变法触动到这一点时,立即遭到贵族们的痛恨,变法者常遭到杀身之祸,如商鞅。要保持世卿世禄,必须维护宗庙,因为在分封等级为前提下,分封制受到宗法制的支配。一旦宗庙废绝,世卿世禄便不复存在,当时的贵族们是很清楚这一点的。
为了子孙后继有人,永享富贵,各级利益者在主政时期,都自然而然地对外族进行排挤,对他们插手政治加以防范和限制,这就使外戚要想作为一个集团插手政治并无休止地发展成为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结束语外戚专权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挥之不去的阴影,在它无止尽的发展中严重影响了封建社会的正常运转,而除此之外还有宦官专权,其实我们都可以理解成为中央集权下的寄生政权,追溯其原因发现,还是由于皇帝的权力过于集中,而皇帝之下的贵族们缺少对其制约的有效手段。
先秦时代的政治权力体制下,天子和诸侯各司其职,贵族们共同维护其分封体制下的宗族利益,同时又对天子形成了制约和监督,作为外戚很难在这种土壤下生存,所以,只有当贵族政治逐渐消亡,专制集权形成之后,外戚势力才会逐渐形成、蔓延和发展起来。
本文内容由小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