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道德经讲圣人(道德经里的圣人是什么意思)

导语:细读《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圣人为什么“天下莫能与之争”?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向统治者论述不与民争、不与道争、与道合而为一,因而天下没有谁能与之争的道理。

其中的难点是:①江海以其最低位、最广大而容纳百谷,其“善下”是很直观的;那人怎么做才是真正的“善下”?②圣人“不争”的实质是什么?圣人“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实质又是什么?③要解决这些难点,附带有一个隐含的难点,就是“什么是人之道”?如果不能踏实回答,说什么道不可言说,就让《道德经》失掉了启示现实人生的意义,是不应该的。

【原文】

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2、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意译】

1、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的原因,是因为它善于处在比百谷更低下的地方,因而能成为(容纳众流的)百谷之王。同样的道理,圣人想要处于人民之上(治理好天下),就必须以谦诚的言辞表示处于人民之下,(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想要处于人民之前(居于主导地位,把事情做好),就必须把个人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这样,圣人虽然处于人民之上而人民的负担不沉重,圣人虽然处于人民之前而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圣人这样的领导者,)天下人民乐意推举拥戴,是不会厌弃的。

2、正因为圣人不与民争,(不与道争,与道合而为一,)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我的翻译是: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的原因,是因为它善于处在比百谷更低下的地方,因而能成为(容纳众流的)百谷之王。

1、从地势来讲,海洋是最低的,大江大河较高一些,而川谷这些支流就更高了。这里是把二级较低的合成了“江海”,然后与最高的“百谷”相对而谈。

2、江海、百谷装的是水,而水之性是“往下流”的。儒家就用水之性来比拟人之性,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说的是,人之性“善”,就像水之性“往下流”一样,是等同而后给出肯定的论断。

①但是,老子的比拟就不这样直接了当了。在老子看来,水往下流,是自然而然的;姑且借用“人性”的说法来看,老子提及的二元认知里的黑白、荣辱、贵贱、高下、雄雌、难易、前后,等等;还有言行上的,争与不争、为与无为、执与无执、自私与无私、自是与不自是、自伐与不自伐、自矜与不自矜,等等,在各人身上都是自然而然的,就算那些负面的东西,也是认知整体性里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样是自然而然的。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些千差万别的“人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各人的欲望和认知也是千差万别的,简言之,就是“人的利益”各不相同。这样,应对“自然的人性”的做法,就是“自然地容纳”。

②怎么做才是“自然地容纳”?做到“善下”就能自然地容纳。江海能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善下”于百谷;而“善下”的实质是容纳众流。所以,“善下”不是作秀,一来要最下位,稍有不到底,即为不善;二来要最广大,如果体量不足,也是扯淡。“善下而容纳”,江海做到“最下位”和“最广大”,是很直观的,很好理解。

③人怎么做才是“善下”?“按人之道来做”就是“善下”。什么是人之道?人之道就是不自生、无私、慈、信、善待、不争、抱一,等等。

在前面的“细读”里多次提到,“道是一种自然(自动自发起作用)的机制”。那“人之道”里,是什么在“自然”呢?就是“慈、信”等机制在“自然”。很多人就喜欢把“道”弄得很神秘,还说什么“道不可言说”,真是笑话!见人遭遇苦难,慈心立现;面对他人,诚信以待,就是“人之道在自然”!其实,从品行的角度来说,这些东西也可以叫做“德”。可见,“道”和“德”是一样的,只是表述的角度不同而已。

人之道、德,很实在,不在天外,就在人的心里。不过,这些东西在大众心里被其自私的欲望和错误的认知遮蔽了,“自然”不了了。所以,才需要对治出问题的欲望和认知,使之不受遮蔽而“自己然”。老子笔下的圣人已然归于“人之道”,其深远的道、德是“自然”的,真正做到了最下位和最广大的“善下”,能自然地容纳自然的“人性”。就“慈”来说,圣人到了“上德”的境界,他的心是无比的柔软,充盈的是大爱,没有不能容纳的;同时,圣人的“容纳”是基于“认知整体性一”的容纳,即以不割裂认知整体性的“抱一”而做到“善下”。

3、说到“善下”,我联想到“无为、柔弱、不争、清静、善救人、微明、袭明、稽式、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等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道、德”,但它们都不是人最底层的东西;人最底层的东西,是“不自生、无私、慈、信、抱一”等等,老子说,“(道)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还说“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据此,我的理解是,这些最底层、最本质、最真实的东西,就是“人道之精(华)”!这样解读《道德经》,才踏实着地,才有启示现实人生的作用,是符合老子思想积极的本意的。如果像有的人那样,逮住一个“道”就战战兢兢,说不可言说;碰到一个“精”,就浮想联翩,思绪跑到天外去,他们自己不知所云不说,让《道德经》失掉了“人之道”,就不应该了。

4、说到“人性”,老子不直接讨论这个问题。老子没有一般的良善观念,不像儒家那样宣称人性是至善的,而是以“道”为标准来看人的品德。合道即是有德,人之道、德是本身具足的;不受私欲和错误认知蒙蔽时,其道、德是自然的,展现出来的是超乎想象的美好品德。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我的翻译是:同样的道理,圣人想要处于人民之上(治理好天下),就必须以谦诚的言辞表示处于人民之下,(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想要处于人民之前(居于主导地位,把事情做好),就必须把个人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这句话表面的语意不难理解,但要把握其蕴含的要义,否则容易造成“老子耍弄权术”的误会。

①“圣人欲上民”的目的是什么?要讲清楚,不是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其目的是“为了治理好天下”;“言下之”不是作秀,而是以柔软的身段和谦卑的言辞,以百姓心为心,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②圣人“欲先民”的目的是什么?也要讲清楚,处于领导地位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身后之”是置自身利益于人民利益之后,与“不敢为天下先”相应。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我的翻译是:这样,圣人虽然处于人民之上而人民的负担不沉重,圣人虽然处于人民之前而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圣人这样的领导者,)天下人民乐意推举拥戴,是不会厌弃的。

这里是继前面谈了圣人的做法之后,通过人民的反应来谈相应的结果。

①为什么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一方面,圣人处上是为了治理好天下,把治国的事做好。另一方面,圣人看住了自己的欲望。大家看第七十二章,里面说圣人“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意思是说,“圣人从不亲昵迷恋自己所居的上位,也从不沉浸在厌饫的奢靡生活中。正因为圣人从不沉浸在厌饫的生活中,所以人民不仅不会讨厌他,反而乐于推戴他居于上位。”与自爱的圣人相反的是自贵的统治者,他们“求生之厚、贵生”,就会多食税、多忌讳去盘剥人民,人民的负担必然沉重,继而弥贫、饥饿,乃至轻死。

②注意,圣人看住了自己的欲望,给人民带来了好处;那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呢?就是“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其实,人民有好处之后,对圣人是“乐推而不厌”的,是圣人类似于成为“百谷王”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重要环节。可见,老子就是立足于统治者的终极利益来论述其思想要义的,即统治者凡事依道(不自生、慈、信等)而行,“同于道,道亦乐得之”,道会给统治者良性的反馈。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我的翻译是:正因为圣人不与民争,(不与道争,与道合而为一,)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1、谈“不争”,要在“天下这个系统”里来谈。之前说过,道是系统里的自然机制。系统里有什么?有无限的各种构成因素,其中两大因素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治国理政时,圣人做事依道(事情的性质)而行。这时,圣人是不争的,不仅与人民没有矛盾冲突和利益纷争,而且还善于最大程度地利益人民;而人民是“道”的体现者,所以,圣人的不争,表面上是“不与人民争”,实质上是“不与‘天下’之道争”。

2、既然“圣人不争”的实质是“不与道争”,那么,依道而行的过程和结果,就是圣人“同于道、道亦乐得之”!而道又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所以,“不争的圣人”能够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原因不在于个人的力量巨大,而是得益于“与道合一”的力量无穷。这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实质。

或许有人会问:“不说虚的,‘与道合一’,长什么样?”举个例子吧,前面说了,“慈”就是人之道,那做到“与道合一”的人,就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极慈之人!是全然的“无以为之上德”的化身。这时,“慈之道”在他身上是“完全自然”的。

【细读《道德经》系列,做严谨踏实、逻辑自洽的解读,欢迎点赞、收藏加关注。】

本文内容由小薇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