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这种古老的戏曲靠面具来区分角色初中生(哪些戏曲是戴面具的)

导语:这种中国古老的戏曲,靠面具来区分角色,初看诡异,细看有趣

中国的戏剧文化是非常博大精深的,生活在江西、贵州、安徽等地的人们,或许会对这种戏剧有一定的了解,那就是被称为 “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戏。它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意蕴。

观看傩戏是一种享受,它的演唱和舞蹈都非常精彩,但我对其表演使用的面具更加有兴趣。伴随傩祭而产生和发展的傩戏面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无论是傩祭活动还是傩戏演出,傩戏面具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相比我们平时在游乐园里看到的小丑面具,参加化妆舞会佩戴的面具和川剧变脸的面具等等,傩戏的面具要更加神圣,它是神灵的象征和载体。老实说,我第一眼看到傩戏面具的时候,觉得很诡异。但后来,结合剧情和舞蹈、音乐,便觉得非常有趣。

傩戏的演出形式很特别,它的表演大多戴面具。傩的表演者古称巫觋、祭师,被视为沟通神鬼与常人的“通灵”者,表演时装扮上各种服饰面具,模仿与扮演神鬼的动作形神,借神鬼之名以驱鬼逐疫,祈福求愿。早期的傩戏角色,便是靠面具来区分角色行当。面具是傩戏艺术造型的重要手段,内容多与宗教鬼神有关。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绘面具,俗称“脸子”,分列为一未、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贴旦、八小生。

傩戏面具多为木质,也有丝质,所绘花纹及色彩,各地大同小异。不同角色的面具造型不同,较为直观地表现出角色性格。傩戏的面具来源甚古,可以追溯至远古先民的纹面,是纹面的再度夸张,既增加了自我狞戾与异状变形后的神秘感,对疫鬼增加了威摄力,又给人审美感受,增添了娱人功能。

傩戏在人物的塑造上借助面具来烘托,即木雕面具和兽皮面具。脸谱造型注重人物性格刻画,根据不同的人物选取不同的兽皮。面具用樟木、丁香木、白杨木等不易开裂的木头雕刻、彩绘而成,按造型可分为整脸和半脸两种,整脸刻绘出人物戴的帽子和整个脸部,半脸则仅刻鼻子以上,没有嘴和下巴。

如果你喜欢人文的话,傩面具的制作过程你一定也很感兴趣。傩面具以柏杨和酸枣等木料为原料,制坯是雕刻面具工作的开始,面具雕刻分粗雕和细雕两道工序。粗雕是按照坯料所描的人物五官和头饰位置,雕成立体图形,以确定各部位的大小和具体形象。细雕是将各部位进行认真刻画,有浅浮雕、深浮雕和镂空。刀法上有凿、镂、剔、剜、划、挑、戳、刻、铲、钻、拓、削等。面具雕刻好以后,先用粗砂布打磨,再用细纱布打磨各细致部位。对新雕成的面具要刷上底灰,防治油漆浸入木料中,又能增加色彩的鲜艳度。

在傩戏盛行的地区,傩戏面具还被作为工艺品售卖,艺术价值很高。傩戏面具的角色之中,有一个叫做“开路将军”,其含义是保佑一路平安,所以常常被开发成为纪念商品。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