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导语:浅谈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青振杰

作为一名身处一线的普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数学这门学科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也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我常常在想,我们究竟要教给孩子什么?如果数学仅仅是单纯地做题,仅仅是一些计算方法、计算法则,那未免太肤浅了些?我究竟要教会孩子什么?我想,刚才提到的那些仅仅是一小部分而已,不是全部。

课程改革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给了他们更多自由的时间支配和发展能力的空间;但对于少数学生而言,他们却在获得发展自由度的同时无所适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给孩子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教学效果要好得多,也就是说,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技巧和方法比让学生死记答案要好。那么,怎样让学生学会数学来解决问题呢?本文在这里就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谈谈个人肤浅的看法。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其中,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标的重要目标。

计算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该联系生活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总之,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由浅到深、从简入繁,循序渐进地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数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熟悉的事物来学习,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观察、自主地收集信息,发现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养成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想象力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由浅到深、从简入繁,循序渐进地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计算兴趣。教育孩子,绝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我们都用心,老师用心,家长也要用心。我们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识。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材施教,要用教师一颗爱心去打开学生的心扉,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作者单位:驻马店市顺河刘竹园小学)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开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