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知识诗词(知识的诗怎么样)

导语:知识筑垒|字字锤炼字字绝——那些诗歌中需要仔细锤炼的字词

陈亮的《点绛唇·咏梅月》中“水边清浅横枝瘦”一句,化用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意,明写梅而暗写月。“水边清浅”是梅生长的环境,“横枝瘦”写梅的风韵姿态,“横”即横向生出,“瘦”运用拟人,描画出梅枝的稀疏和遒劲,也照应了上句“一夜相思”,堪称炼字典范。

炼字,就是锤炼、琢磨并精心挑选最富表现力的文字,去达到塑造形象、营造意境、传递情绪、完美声韵、串联结构甚至独出机杼的效果。词性有别,意义也有所不同。

01

动词的锤炼

动词在诗中起主导作用,因此,锤炼动词是古诗炼字的重点。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杜甫《月》),“吐”字赋予山以生命,可以把月亮吞进吐出,这就将夜深人静时月亮从山脊升起的瞬间景象给写活了,极富神韵。“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淡”写视觉感受,“滴”写听觉感受,“淡”“滴”二字,为我们营造出一种冷漠、孤寂的境界。

02

形容词的锤炼

描摹物态,传达情意,形容词都有极强的表现力,因而也是炼字的重要内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直”字表现出大漠孤烟的劲挺、坚毅之美;“圆”字赋予落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直”“圆”二字,不仅描绘出塞外的雄奇景象,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王昌龄《送魏二》),“凉”字,既是诗人身体遭雨时的感受,更暗含内心对友人的不舍。

03

数词的锤炼

诗中的数词,有实有虚,虚实之间,效果各有不同。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相传“一枝”由“数枝”改成,更符合“早梅”的景象;“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白居易《惜牡丹花》),“唯有两枝”,将诗人惜花、怜花的一片痴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柳宗元《江雪》),“千山”“万径”显然是虚数,是夸张,“千”“万”配合“绝”“灭”,环境可谓凄绝,反衬了人物的“孤”“独”,凸显了诗人的傲岸形象。

04

色彩词的锤炼

色彩是大自然的客观存在,但在诗歌中,诗人锤炼色彩词,还能渲染气氛,表达心情。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黄”与“翠”,“白”与“青”,对比鲜明,画面感极强,而明丽的色彩,又将诗人的欢欣展现无遗。“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色彩词妙用为动词,新奇之余,也暗藏时序转换、青春不再的悲伤。

05

虚词的锤炼

虚词用得好,能疏通文气,开合呼应,传情达意,作用非常丰富。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自”“空”二字,不仅写出武侯祠春草自碧、黄鹂空啼的景象,其中也蕴含了诗人杜甫内心的落寞和孤寂。

CHRISTMAS

— END —

来源 | 《语文报·高考版》

本文内容由小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