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六年级数学要学的好要懂得归类整合的方法(小学数学六年级整理资料)

导语:六年级数学要学的好,要懂得归类整合

第一单元圆

1.圆的定义: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5.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6.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8.在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一半。

用字母表示为:

d=2r

r =1/2d

用文字表示为:

半径=直径÷2

直径=半径×2

9.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10.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π≈3.14。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11.圆的周长公式:C=πd 或C=2πr

圆周长=π×直径

圆周长=π×半径×2

12、圆的面积:圆所占面积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13.把一个圆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割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用字母(πr)表示,宽相当于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 πr×r。

圆的面积公式:S=πr²。

圆的面积公式:S=πr² 或者S=π(d÷2)² 或者S=π(C÷(2π))²

1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16.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17.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它的面积是

S=πR²-πr² 

或 S=π(R²-r²)。

(其中R=r+环的宽度.)

19.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半圆的周长与圆周长的一半的区别在于,半圆有直径,而圆周长的一半没有直径。

半圆的周长公式:

C=πd÷2+d 

或 C=πr+2r

圆周长的一半=πr

20.半圆面积=圆的面积÷2

公式为:S=πr²÷2

21.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而面积扩大或缩小以上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4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4倍,而面积扩大16倍。

22.两个圆的半径比等于直径比等于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以上比的平方。

例如: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而面积比是4:9。

圆周长和直径的比是π:1,比值是π

圆周长和半径的比是2π:1,比值是2π

23.当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2πa厘米;

当一个圆的直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πa厘米。

24.在同一圆中,圆心角占圆周角的几分之几,它所在扇形面积就占圆面积的几分之几;所对的弧就占圆周长的几分之几.

25.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长方形的面积最小

(n为扇形的圆心角度数,r为扇形所在圆的半径)

27.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8.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

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

29.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31、永远记住要带单位,周长是(例如:cm),面积是平方(例如:cm2),体积是立方(例如:cm3)。

第二单元 分数混合运算

1、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全相同,都是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①如果是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②如果是分数连乘,可先进行约分,再进行计算;

③如果是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时,要先把除法转换成乘法,然后按乘法运算。

2、解决问题

(1)用分数运算解决"求比已知量多(或少)几分之几的量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方法是:

第①种方法:可以先求出多或少的具体量,再用单位"1"的量加或减去多或少的部分,求出要求的问题。

第②种方法:也可以用单位"1"加或减去多或少的几分之几,求出未知数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用单位"1"的量乘这个分数。

(2)"已知甲与乙的和,其中甲占和的几分之几,求乙数是多少?"

第①种方法:首先明确谁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求出甲数,再用单位"1"减去甲数,求出乙数。

第②种方法:先用单位"1"减去已知甲数所占和的几分之几,即得未知乙数所占和的几分之几,再求出乙数。

(3)用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步骤:

①要找准单位"1"。

②确定好其他量和单位"1"的量有什么关系,画出关系图,写出等量关系式。

③设未知量为X,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④解答方程。

(4)要记住以下几种算术解法解应用题:

①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 的量

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③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还可以用列方程解答。

3、要记住以下的解方程定律:

加数 +加数 = 和;

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 = 差;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因数×因数 = 积;

因数 = 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 = 商;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4、绘制简单线段图的方法:

分数应用题,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知道单位"1"的量用乘法,另一种是求单位"1"的量,用除法。这两种类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以分成三种:(一)一种量是另一种量的几分之几。(二)一种量比另一种量多几分之几。(三)一种量比另一种量少几分之几。绘制时关键处理好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在审题确定单位"1"的量。绘制步骤:

①首先用线段表示出这个单位"1"的量,画在最上面,用直尺画。

②分率的分母是几就把单位"1"的量平均分成几份,用直尺画出平均的等分。标出相关的量。

③再绘制与单位"1"有关的量,根据实际是上面的三种关系中的哪一种再画。标出相关的量。

④问题所求要标出"?"号和单位。

5、补充知识点

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但分子分母不能为零.。

分数乘法意义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整数:数形结合、转化化归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分数的倒数

找一个分数的倒数,例如3/4 把3/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3。3/4是4/3的倒数,也可以说4/3是3/4的倒数。

整数的倒数

找一个整数的倒数,例如12,把12化成分数,即12/1 ,再把12/1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1/12 ,12是1/12的倒数。

小数的倒数

普通算法:找一个小数的倒数,例如0.25 ,把0.25化成分数,即1/4 ,再把1/4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把原来的分子做分母,原来的分母做分子。则是4/1 用1计算法:也可以用1去除以这个数,例如0.25 ,1/0.25等于4 ,所以0.25的倒数4 ,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整数也都使用这种规律。

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嫣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