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生活

安徽专升本语文古诗(安徽专升本语文必背21篇)

导语:安徽专升本语文重要考点第一弹·诗词鉴赏(上)

第一弹·诗词鉴赏(上)

在专升本语文考试中,古诗词鉴赏题是一种常见题型,考试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XX作品中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接下来我将以三期的内容为各位同学分析如何解答诗词鉴赏类的题,并总结出专升本考试中常考的表现手法。

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衬托(烘托)、渲染、象征、对比、用典、动静相衬、 虚实结合、对写法、托物言志、赋比兴等。

作品赏析如何入手?

一、读懂作品

首先要读懂诗歌作品,这要求我们对一首诗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有正确的理解。

二、创作背景及写作情况

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要深入分析诗歌作品,必须先了解作者,要深入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时代的状况,这对我们正确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我们了解了中唐的政治形势和柳宗元的遭遇之后,也就更能理解《渔翁》中那种回避尘世、寄情山水的处世态度了。

三、中心思想和艺术特色

对作品自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对较短的作品,如律诗、绝句等可以逐句分析,对较长的作品可以作问题分析或段落分析。这是作品分析的主体。

我们所分析的作品必然具有赏析的价值,我们在阅读一首诗歌的时候,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自己的体会感悟,我们写分析文章就是为了把作品的价值展现出来,把自己的体会感悟表达出来,作品的分析同时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因此要注意辞采,要尽可能做到语言的优美凝练。

四、地位与影响

了解作品的地位及影响,也是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一个途径。

如我们了解了《橘颂》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意义上的咏物诗,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是《橘颂》的独创,而这一手法对后代的咏物诗词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诗词鉴赏中有哪些表现手法?

一、衬托(烘托)

例:

采 莲 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

这首诗歌运用了衬托(烘托)手法。将采莲少女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让少女的罗裙和碧绿的荷叶,粉嫩的脸庞与鲜艳的荷花互相映衬,衬托出少女的清新娇艳。少女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二、对比

例: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赏析:

诗中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荒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到特别深切,蕴含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烘托与对比的区别

1、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2、衬托,也叫映衬,相形。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相关、相反的事物作为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叫主体,用来做背景的事物叫衬体。衬托又分正衬和反衬。

三、动静

例1:

鹿 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例2: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赏析:

前一首写黄昏时候,山林不见人影,寂寥、空阔。偶尔听到几点人说话的声音,非但没有打破山之空,反而更显得山之静。

后一首以动衬静,通过落花、月出、鸟鸣把山的幽静突现出来,以动衬静。

本期重点缩略版:

本文内容由小姬整理编辑!